首页> 中文学位 >叶酸-壳聚糖载药DAC影响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意义
【6h】

叶酸-壳聚糖载药DAC影响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3.实验方法

结果

1 MTT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pP16基因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壳聚糖携带5'-氮杂-2'-脱氧胞苻(5-aza-2deoxycytidine,地西他滨,DAC)纳米粒对比5'-氮杂-2'-脱氧胞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鳞状上皮舌癌SCC-9细胞,了解叶酸偶联壳聚糖载药DAC对SCC-9细胞的p16基因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对SCC-9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探索叶酸偶联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DAC对细胞的p16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的还原能力的有效性,以及同时了解载药系统对细胞提高药效的能力。
  方法:合成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粒,测其zeta电位证实其为稳定的纳米颗粒后,将SCC-9细胞分为0、1、2、3、4、5、6、7八组。2、3、4组选用三个梯度浓度1×10-7mol/L、1×10-6 mol/L、1×10-5mol/L的DAC进行处理细胞,5、6、7组采用同样三个浓度梯度1×10-7mol/L、1×10-6mol/L、1×10-5mol/L的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粒处理细胞,0组为空白生理盐水对照组,1组为空白叶酸壳聚糖处理组,0组内设3个浓度的组内对照a、b、c,1组内设3个组内对照,为e、f、c组。观察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对比DAC作用细胞,用MTT法测各组药物处理细胞5天内的SCC-9细胞抑制率;药物各自作用48小时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p16基因mRNA的表达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p16的蛋白表达。
  结果:MTT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组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同样浓度下的DAC组(P<0.05),且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3、4、5、6、7组的p16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0、1组(P<0.05)。0组和1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的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组的p16基因的mRNA表达量高于同样浓度下的DA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3、4、5、6、7组相较于0、1组呈强阳性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的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组的p16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同样浓度下的DAC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组和1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带DAC和DAC均对SCC-9细胞有明显的去甲基化能力。
  2.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带DAC对比DAC具有更高效逆转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具有促使p16基因mRNA和蛋白恢复表达的作用。
  3.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带DAC和DAC,去甲基化能力没有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
  4.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带DAC组对比DAC组,药物抑制率更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