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h】

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并对两者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住院治疗的103例男性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尘肺病分期分为尘肺壹期组(58例)、尘肺贰期组(29例)、尘肺叁期组(16例)。并以同期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对象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对各组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25)。为了消除年龄、性别、身高及体重等影响,除FEV1/FVC以实测值分析,余各指标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析。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指标包括:右室基底段横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率(S')、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分析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 结果:1、肺通气功能的分析:尘肺各组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叁期组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较尘肺壹期组、尘肺贰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尘肺壹期组与尘肺贰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接尘时间及合并症,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与尘肺分期均呈负相关(r=-0.43,r=-0.50,r=-0.42,r=-0.22,r=-0.28,r=-0.20,P<0.05)。2、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分析:尘肺叁期组RVD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叁期组S'比对照组、尘肺壹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各组TAPSE降低、RIMP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叁期组TAPSE降低、RIMP升高与尘肺壹期组、尘肺贰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壹期组与尘肺贰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接尘时间及合并症,TAPSE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r=-0.22,P<0.05),RIMP与尘肺分期呈正相关(r=0.31,P<0.05),RVD、S'与尘肺分期无相关关系(P>0.05)。3、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控制接尘时间、合并症及尘肺分期后,尘肺患者FEV1%、FEV1/FVC与RIMP呈负相关(r=-0.20,r=-0.21,P<0.05),余各指标间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1、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早期以肺小气道通气功能降低为主,随病变进展逐渐引起较大气道通气功能降低,且尘肺病变越严重肺通气功能降低越明显。2、尘肺患者右心室功能降低,右心室功能降低较右心室形态结构变化出现早,且尘肺病变越严重右心室功能降低越明显。RIMP及TAPSE能较敏感的反映尘肺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是早期评估右心室功能不全有价值的指标。3、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右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肺通气功能受损的尘肺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协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右心室功能不全,有利于评估病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