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
【6h】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演变与整全

第三节建筑与文化

第四节继承与发展

注释

论文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客家土楼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特民居建筑,其成因从历史文化角度上看只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产生独特的建筑景象。土楼作为客家民系特有的传统民宅,它是客家人的物质、精神文明和社会历史因素导致的产物。客家是一个在迁徙中形成的民系,客家迁徙经历五个阶段,客家先民自唐末北宋聚居闽赣粤边区,经南宋、元代,到明代中晚期,因汉族南迁运动基本终止,各地分布大体定局,客家地区不再受到北方的压力,开始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居住环境。闽赣边区远离中国历代皇朝统治中心,高山阻隔,从未被牵涉于北方皇朝权力之争中。安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给客家人建造土楼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客家土楼,就其造型规模和建筑艺术而言,其渊源是来自于北方中原的古宫殿及住宅形式和夯土技术。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里,人们曾长期过着穴居、巢居、窝棚等的生活,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们开始认识到圆形空间的经济、结构安全和构造简单,因此曾大量建造圆形住宅。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和日渐清晰的方位观念、次序观念和等级观念的形成,圆形住宅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方形住宅出现了,其后圆方形住宅共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