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手三阴经腧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络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针刺手三阴经腧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气虚络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 治疗结果

3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 中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3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机理

4 本课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作用探讨

5 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附录2 改良 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

附录3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

附录4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改良的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旨在观察针刺阴经穴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针刺阴经腧穴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病房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60例,年龄均在40-70岁之间。对入选的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针刺患侧上肢阴经腧穴(极泉、尺泽、内关、大陵、少府);对照组:针刺患侧上肢传统腧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所选腧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30min,1周为1疗程,每疗程休息1天,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并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定。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数据(年龄、性别、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均较前改善,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疗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患者在观察周期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本研究根据“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以及“阴阳平衡”的中医基础理论选取阴经腧穴并施以针刺泻法操作,通过对比得出针刺上肢阴经腧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上肢传统腧穴,且针刺上肢阴经腧穴在改善偏瘫患者肌张力的同时,既降低了费用也避免了应用西药降低肌张力的副作用(如嗜睡、乏力、眩晕、恶心、共济失调等),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充分发挥针灸治疗本病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好、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且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进而起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