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红岩新村为例
【6h】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红岩新村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国内外早已引起较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却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近年来,自2004至2007年中共中央连续四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进而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多年的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旅游局因势利导的在2006 年推出“中国乡村游”,2007 年推出“中国和谐城乡游”,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凭借着其独有的乡村风景、风俗,民族艺术、戏剧、中医药等旅游资源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大有作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最初均是由政府牵头组织发展旅游,随后慢慢由村民自治组织及社区居民自主经营,但是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村中的能人和制富大户占据了绝对优势,社区居民及各方利益主体利益被忽略,旅游发展缺乏后劲。同时,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恢复、开发与保护工作滞后,直接降低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吸引力,威胁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充分考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各方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恢复、开发与保护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增加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地的吸引力,促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新村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红岩新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主要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必须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协调好各方利益需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找“特色”为吸引力,以挖掘、恢复和开发民族文化,加强设计、丰富娱乐项目为发展根本;重视“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村民素质为基础为发展后劲。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当前时势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对象、意义,并明确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介绍了相关文献综述,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文献研究展开讨论,论述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引用的相关理论,并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以红岩新村为实例进行研究,其中:第一章介绍岩新村概况,从红岩新村基本情况出发,从其旅游资源特色、可进入性、建设模式、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和依据。第二章介绍红岩新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在实地调查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红岩新村的客源市场、娱乐项目和游客消费趋向,同时指出游客的期望体验程度较低。第三章分析红岩新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从地方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旅游公司及投资个人、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竞争者等方面的需求出发,为红岩新村寻找一个和谐发展环境。第四章分析红岩新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红岩新村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中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在管理制度中也有一定缺失,并受到城镇化的威胁。第五章提出红岩新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从产品、服务、娱乐项目、村民素质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论述,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研究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邓敏;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旅游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冠文,吴忠军;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592.767;
  •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