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医患对话中附加疑问句语用功能的个案研究
【6h】

中国医患对话中附加疑问句语用功能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疑问句研究是当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相对于其它疑问句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详尽研究,汉语附加疑问句(以下简称附加问)仍较少人关注。相对而言,以英语为语料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 本文旨在对汉语附加问在医患沟通中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附加问语用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诊疗话语属于典型的机构性会话,本研究具体考察男女医生使用附加问有无性别差异,比较医患双方使用附加问的差异。 作者通过现场录音收集了四位男性医生与四位女性医生的73例医患沟通语料,全长为7.44小时。对语料中出现的414个附加问(tag questions),参照Holmes(2001)和Algeo(1990)的功能分类框架进行量化分析;对相应的414个附加词(tags),则以邵敬敏(1996)的分类模式进行量化分析。语料分析过程中,主要以Brown 和Levinson(1987)的面子维护策略作为理解附加问礼貌功能的理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我们发现: (1)受职业角色影响,医生使用汉语附加问的总体性别差异并不明显,男性和女性医生使用附加问的频率和功能基本相近。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都使用附加问来有效控制会话和促进谈话。具体包括有效引导病人陈述病史、总结并确认病人陈述、表达理解和提供反馈(积极礼貌策略)、缓和治疗建议(消极礼貌策略)。但在一定程度上,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使用附加问策略也显示出不同的倾向:如男性医生花更多时间表达自己观点(解释病症、治疗建议等),常使用附加问来保持病人注意力,并不出让话轮;女性医生较男性医生更多使用附加疑问句的促进谈话功能邀请病人加入谈话,表达与病人在情感上的一致。对于附加词,男性医生高度集中于使用以“吧”结尾的语气助词附加词(75%),而女性医生使用附加词的形态分布较为平均,如使用A-不-A式附加词为17.94%,“吗”结尾的语气助词附加词为28.71%及叹词类附加词为26.15%。研究显示女性医生使用附加问较男性医生体现出更多的“以患者为中心”。 (2)医生使用附加问远多于病人(91.55% versus 8.45%),促进谈话功能基本为医生所使用(15.04% versus 5.71%)。医生使用语气助词附加词的比例为67.55%,表达消极礼貌(如收集病史或弱化治疗建议)为主;而病人使用A-不-A式附加词的比例为62.86%,表达积极礼貌(如确认医生的话语或请求许可)为主。医生所用的附加词基本位于附加问的句末位置,而病人所用的附加词中有31.42%位于附加问的句首或句中位置,凸显不自信。附加词“明不明白”、“知不知”、“知道吧”、“知没”仅出现于医生的附加问,而附加词“可不可以”、“要不要”、“得不得”与“会不会”仅出现于病人的附加问。相对于医生可根据交际需要灵活使用语调来加强或弱化语势,病人的附加问语调基本为升调。语料分析显示医患沟通中权势不对等对附加问的表现形式和语效均产生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有两个方面有待于继续探讨。第一,附加问在话轮中的位置非常灵活,不同的位置似乎具有不同的语效。第二,以往语法研究认为附加问的回答必须是简单肯定或否定,这一看法似乎过于简单,医生的附加问中有相当部分不留时间间隙给病人回答,而且医生对病人的附加问回应也很灵活。对这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汉语附加问交际功能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