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上海为中心(1872-1937)
【6h】

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上海为中心(1872-1937)

代理获取

摘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股票市场是金融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推行股份制并发行第一支股票——轮船招商局股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撤离上海,股票证券市场存在有60多年的历史。在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和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国情和条件对股票证券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有不少失误的教训。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抑或失误留下的教训,对于我们当代新生的股票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股票证券市场理论与实践的考察研究,试图探寻中国近代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中的某些规律与特点,以为今日中国股票证券市场之更好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股票与证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相应的说明,接下来将抗战前的股票市场分为三个阶段,对其演进的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抗战前股票市场的历史分期,是采用了以重大股票事件为分界点的分期法。1872年中国第一支股票出现为开端,至1883年中国第一次股票风潮为第一阶段;1883年股票风潮至1921年波及全国的“民十信交”风潮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则是终止于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股票市场暂停营业。 第二部分论述近代中国股票证券市场股票发行的状况及其特点。股票的发行是整个股票市场的基础,是属于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市场。近代中国的股票发行源于1872年的轮船招商局招资募股。由于中国近代内忧外患小断,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产业欠发达,决定了股票市场发育难以成熟,其发行方式也是局限于小范围的直接发行方式。尽管如此,股票发行市场的建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为企业筹措资金的积极功能,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部分论述近代中国股票上市交易及其监管。股票上市与交易的本质在于股票的流通。股票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反映市场的资本化和特定财产权利的交易关系,最终实现投资者的投资愿望。股票交易是近代中国股票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政府管理的比较严格的领域。其交易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实践中主要是局限于现期交易。 第四部分论述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近代中国摹仿日本,先后设立的几个证券交易所都采行股份公司组织形式,这是与当时欧洲多数国家及上海众业公所实行会员制的不同之处。证券交易所为证券集中交易市场,为保障交易安全起见,证券交易所在设立之初要向经理国库的银行缴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在证券交易所买卖有价证券过程中发生违约或其他交易风险,证券交易所负损害赔偿之责,但得向违约方追偿。 第五部分论述近代中国股票证券市场的经纪人及经纪人公会组织。股票市场上有多个利益主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每一证券交易所经纪人都有名额限制,取得证券交易所经纪人资格要经过证券交易所及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并对在交易中因买卖有价证券所产生的一切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经纪人公会是一个由在股票证券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经纪人自己建立起来的行业内部自律管理机构,有利于维护会员间的公平交易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 综观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中国近代股票市场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虽然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发展,但仍然未能臻于完善。中国当代股票证券市场与近代股票市场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当前股票市场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