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对外经贸法律法规中的模糊语英译研究
【6h】

中国对外经贸法律法规中的模糊语英译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从模糊语言学诞生以来,模糊语言现象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模糊语言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尽管法律语言有其特殊性,并以语言严谨正式著称,模糊性仍然不可避免。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律翻译在国际交流的很多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因此该如何处理好法律翻译中的模糊语言成为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模糊语言在法律语言中存在的原因,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选取了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法律法规》的中英对照译本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目的在于为法律法规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探寻一些有效可行的翻译策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在国际背景下的法律交流也更为频繁。本项研究的方法是,遵循“以例出法”的原则,从所选文本中采撷语料,结合刘宓庆在其《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出的模糊语翻译对策进行语料分析和理论思辨。以该课题为起点,研究中国其他法律法规的模糊语言翻译,从而扩展到法律英语的其它领域,如协定、判定等。本文总共分为六部分,详细章节安排如下:前言中简要陈述了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阐述模糊语言与翻译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模糊语言、法律语言及其特点。第二章介绍了语言的主要特征:即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的结合。重点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法律中存在的原因,并从概念整合角度分析翻译中模糊的发生机制。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重点。介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刘宓庆在其《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出的模糊语翻译对策进行语料分析和理论思辨。第四章对该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将来对此论文深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