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写作状态的研究
【6h】

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写作状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一篇作文

2.已有的相关研究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二、写作状态的界定

(一) 写作状态相关定义概说

1 写作状态的自律性描述

2 对写作状态的自律与他律性的描述

(二) 本研究写作状态的界定

三、大寨小学生的写作生活状态

(一) 大寨小学

(二) 大寨小学生

1 热爱生活、走进生活

2 心灵敏感、关注人性

3 语言丰富、喜欢表达

四、大寨小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

(一) 小作者的观察状态

1 复活视听世界

2 提炼典型形象

(二) 小作者的情感状态

1情真意切

2 沟通万物

3 多愁善感

(三) 小作者的思维状态

1 插上想象的小翅膀

2 创造性思维的强化

(四) 小作者的体验状态

1 我是红瑶女

2 不常有的事

五、大寨小学生的写作行为状态

(一) 文体选择

(二) 结构选择

(三) 材料选择

(四) 表达选择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任何写作都不是在抽象的真空状态下进行思维的,写作始终受到一定的文化背景、时代、社会和客体对象的制约;受到主体世界观,知识文化和心理素质,学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生活经验和阅历,以及一定的记忆、思维方式和心态而形成的心理定势等的影响和制约。写作状态理论使写作研究者们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写作行为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写作行为的瞬间状态历时性展开的过程。写作状态即是指关于写作行为的整体控制因素及内在机制的研究。写作状态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写作学把写作行为看成一个线性的、单因单果的、稳定的、抽象的、陈旧的认识,意在强调人类写作行为的非线性、非单因单果性、共时性整体控制的特征和机制,这与以往其他写作学对写作行为机制的研究是不同的。现在关于农村学生写作的研究文章大多从写作心理、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作训练方式上入手,鲜见将农村儿童写作与其写作客观背景、写作心理背景及写作行为的联系,以及作为整体的写作状态的研究。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地处山区,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的学生来自金坑及附近的几个村寨,其写作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与写作行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通过对大寨小学生的写作状态共时性系统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写作行为的内在机制、基本原理,同时让我们侧面了解农村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心理与生活的状态。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田野调查法,用叙事的方式,以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写作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寨小学生的写作生活状态、写作心理状态和写作行为状态为研究主线,讨论其写作状态的共时性系统因素的特点。首先是大寨小学生的写作生活状态,通过对大寨小学的客观描述,对大寨小学生、教师进行访谈,结合作品归纳出大寨小学生热爱生活、走进生活;心灵敏感、关注人性;语言丰富、喜欢表达三个方面。其次是大寨小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笔者将它分为观察状态、情感状态、思维状态、体验状态四个环节进行个案分析,在大寨小学生作品的表层意识下,观察其写作时心理调动的四种能力。最后为大寨小学生的写作行为状态,大寨小学生的写作活动非常值得我们去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文体选择、结构选择、材料选择和表达选择四个部分的分析中,从而发现大寨小学生的写作行为特征。这三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的整体写作状态甚有启发。可以说他们的写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原真性和完整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的写作状态值得保护,对其的研究不单是概念问题,也是社会实践问题。本文无意于建构关于写作状态的宏大理论,而致力于通过对大寨小学生的写作挖掘其同时展示出的各种状态,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