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高中学分制研究
【6h】

美国高中学分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分

2.学分制

二、美国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1.教育公平理念和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

2.个性化教育理念盛行

3.高中引入选课制

4.高中“卡内基单位”(Carnegie Unit)的确立

5.美国综合高中的建立

三、美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

(一)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基础

1.学制与学期

2.高中教育目标

(二)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内容

1.美国高中毕业要求

2.课程设置与学分

3.成绩等级划分与学分

4.选课指导与学分制

5.走班制与学分制

6.学分流动与互认

四、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

(一)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实施弹性学制,课时安排相对宽松

(三)学分制对学生具有分流作用

(四)学分制注重课程国际化及与大学的衔接

(五)学分制不是独立实施的课程管理制度

五、美国高中学分制引发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

(一)我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现状

(二)对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建议

1.确立符合中国学情的学分制

2.学分制与选课指导制度相配合

3.学分制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

4.学分制与高考改革结合

5.学分制与师资队伍建设

6.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学分制最早诞生于高等教育领域,而随着学分制优点的凸显,其逐渐推广到高中教育阶段。由于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学分制改革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将学分制应用于高中教育中,并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国中学学分制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模式。因此,笔者选取美国高中学分制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情况和特色,试图为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提供启示和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中学分制的推广与应用。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搜集和整理了关于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研究资料,分析了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情况,并总结了其特点以及对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着重探析了美国高中学分制产生的背景。国际背景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时欧洲国家普遍采用双轨制教育体系,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它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弊端显露。同时,当时流行的班级授课制已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实施学分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内背景方面:美国国内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思想的盛行,为高中学分制提供了思想保障;高中选课制度的引入、“卡内基单位”(CarnegieUnit)的确立以及综合高中的建立也为美国高中学分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内容。此部分首先分析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基础,然后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美国州、学区和学校的最低毕业学分要求、美国高中课程设置和成绩等级划分与对应的学分要求,此外,探讨了选课指导制度与学分制以及走班制与学分制,最后分析了美国高中学分流动与互认的相关规定。
  第四部分总结了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本部分着重总结了美国高中学分制的特点: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弹性学制,课时安排相对宽松;学分制对学生具有分流作用;学分制注重课程国际化及与大学的衔接;学分制不是独立实施的课程管理制度。
  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美国高中学分制引发我国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思考。这一部分通过比较的视角,基于美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特点与经验,结合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中学分制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分制是与所处时代和地方特点紧密结合的理念,因此我国实施学分制应考虑到我国高中目前的实际情况。其次,在此基础上,明白学分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应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运用,与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相呼应。再次,保证师资队伍先进性,适应学分制改革。最后,加强学分制互认制度建设,保证学生择校权利,完善学分制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