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淳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分析视角
【6h】

淳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分析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环境分析理论

2.漓江景区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创新之处

2.探讨与不足

二、漓江景区旅游发展及环境变化历程

(一)漓江景区的传统变奏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二)漓江景区的现代演变

1.自然环境变化

2.人文环境底蕴

3.旅游制度环境塑造

三、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分析视角

(一)DPSIR模型介绍

(二)基于DPSIR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1.模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3.漓江景区旅游发展即驱动因子识别

4.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之驱动力分析

1.地理驱动力指标

2.人文驱动力指标

3.经济驱动力指标

4.制度驱动指标

(四)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之压力分析

1.水资源需求压力

2.生态环境压力

3.旅游承载压力

(五)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之状态分析

1.旅游资源

2.旅游产品

3.旅游线路

4.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态

5.旅游满意度现状

6.文化旅游现状

(六)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之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

2.人文影响

(七)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之响应分析

1.自然环境的响应

2.人文环境的响应

3.制度环境的响应

4.旅游产品响应

(八)总结

四、改善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的对策总论

(一)各驱动力协调促进

(二)缓解疏导环境压力

(三)针对旅游状态的策略

(四)旅游环境影响对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区域的旅游而言,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更大。区域旅游的发展如何去应对环境的变化,环境变化怎么影响着旅游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环境变化、人地关系等相关理论从旅游发展环境的角度来研究环境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相关理论在旅游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到旅游发展中来。基于这个思路,本文以漓江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各个方面对其旅游发展的环境做了分析和研究。
  本文前言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文章选题的来源及思路。其次,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漓江景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而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漓江作为中国河流的集大成者,对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做具体的分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最后,总结了前人相关的研究并作综述,进而提出了自己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先从几个方面对环境分析的理论作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对不足的地方。然后,对漓江景区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指出其有待研究的方面。基于对前人研究的分析,从而引导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综述了漓江自古以来环境变化的历程,作为漓江旅游发展环境分析评价的引子。桂林自1979年将旅游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以来,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以漓江为代表的景区成为桂林旅游的形象地标。漓江景区旅游的迅速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漓江发展旅游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漓江景区正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与这些环境的适应才使得漓江景区旅游得以迅速发展。
  第三部分对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前人对旅游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环境分析的理论建立了DPSIR模型对整个漓江景区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具体上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五个维度具体分析了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即漓江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旅游发展的状态、旅游带来的影响、对前四个方面的响应策略。本文在五大维度的基础上,再具体分解为各个小的方面,试图全面的对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做评价和研究。文章分析了漓江旅游发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等环境相互制约下漓江旅游进行的响应策略。这些方面的响应措施正是依据环境适应理论,在具体认清所处的环境状态下而提出的。并以人地关系的协调及与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的思想去理解和思考漓江旅游发展的方向。
  第四部分根据前文对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的分析,并结合环境适应理论给出漓江景区旅游发展具体如何响应环境变化而应该采取的措施。即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等方面提出响应应对的措施,为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本文探讨了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的起源是顺承环境的必然,是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对漓江景区旅游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然后,在分析漓江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去理解和响应环境变化为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和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