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壮族“末伦”音乐及传承研究
【6h】

壮族“末伦”音乐及传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壮族末伦的起源

一、壮族末伦的人文生态环境

(一)靖西县概况及流布区域

(二)德保县概况及流布区域

二、壮族末伦的起源

(一)仪式末伦文献记载

(二)曲艺末伦源流考究

第二章 仪式末伦音乐文化研究——以“消灾解难”仪式个案为例

一、仪式活动实录

(一)仪式前奏

(二)供台布置

(三)仪式过程

二、仪式音乐分析

(一)诉求旋律

(二)仪式基本曲调

(三)送灾送难旋律

(四)送茅郎旋律

(五)过海旋律

三、仪式音声结构

(一)有声音声

(二)无声音声

四、仪式音乐文化

(一)巫婆:人、鬼、神沟通的媒介

(二)仪式地方认知

(三)仪式信仰根基

(四)神圣的仪式用具:法器与服饰

(五)仪式功能结构

第三章 曲艺末伦音乐调查研究

一、曲艺末伦的社会传承现状

(一)社会传承现状

(二)班社艺人传承现状

(三)曲艺末伦传承谱系

二、曲艺末伦的音乐形态研究

(一)唱词唱腔关系特点

(二)曲艺末伦音乐分析

(三)曲艺末伦与仪式末伦音乐形态比较

三、曲艺末伦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社交功能

(四)审美功能

第四章 壮族末伦的传承思考

一、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曲艺末伦

(一)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二)学校教育传承效益

(三)学校教育传承途径

二、壮族末伦保护传承的新视角

(一)歌者关照——保护末伦艺人

(二)活态传承——保护文化语境

(三)文化自觉——树立民族自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及课题研究情况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特定的民族艺术是特定文化土壤的产物,不同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语言形态,催生出不同的民间音乐形态。壮族“末伦”是产生于广西西南部文化土壤的一种地方活态文化,主要流布于广西靖西县、德保县大部分乡镇及与之相邻的天等县交界地区,包括仪式末伦和曲艺末伦两种形态。仪式末伦是以流行于广西西南地区壮族“haet moed”仪式活动为载体,特指仪式过程中执仪巫婆建构的音声。曲艺末伦是广西壮族民间曲艺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发展至今已有德保北路末伦、德保南路末伦、靖西上甲末伦、靖西下甲末伦四种形态,其中德保北路末伦和靖西下甲末伦的传播力度和影响范围较广。曲艺末伦即当下众多学者所言末伦,而仪式末伦是曲艺末伦的源流之根。本文对壮族“末伦”的两种形态分别进行阐述,二者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存在关联。音乐是各民族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面貌。“末伦”是壮族音乐文化中的一种,是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被看做是“边缘的活力,对于中国文化格局和生命力具有本质的意义”。
  本文以仪式活动实录、音乐形态分析和末伦教育传承三大要素为切入点,全文由序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在序论中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问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正文第一章节,首先,陈述末伦产生的文化生态,通过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介绍,初步认识调查点和调查对象的依托平台;其次,通过文献与田野互证,探究壮族“末伦”的起源,将末伦的起源和流变予以脉络化梳理,提供给人一个直观的认识。第二章节,首先,对壮族“消灾解难”仪式末伦音乐活动个案进行实录,翔实地记录整个仪式过程;其次,对贯穿整个仪式过程的仪式音声进行分析;最后,对仪式末伦的地方认知、信仰根基和功能结构等多方面进行音乐文化阐释。第三个章节,首先,对壮族曲艺末伦的社会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其次,对曲艺末伦音乐形态进行分析,并对仪式末伦和曲艺末伦音乐形态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归纳曲艺末伦的社会价值功能。第四个章节,主要关注于末伦当下的传承思考,首先,对曲艺末伦在学校教育传承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肯定学校教育传承曲艺末伦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其次,引发对末伦今后传承的新思考,如歌者观照、活态传承、文化自觉等,试图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有益借鉴。
  对所有民族来说音乐从来都不是形而上之道,民族音乐学的任务是找出音乐事象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即音乐行为对其所处、所属的文化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放在一定的音乐环境中,才能树立正确、全面、多元的音乐认知观。因此,本文的最大优势和亮点不仅在于对壮族末伦的研究加入音乐形态分析,而且还将音乐现象视为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来予以认识和理解,注重音乐现象与社会文化体系的关联。在文章中,追溯末伦产生的源流,将仪式过程深描并加以分析,在关注音乐现象的同时,记录音乐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和精神生活面貌,揭示音声现象与其特殊历史、社会、文化空间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