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屠隆“自况”戏曲研究
【6h】

屠隆“自况”戏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屠隆“自况”戏曲研究的选题意义

第二节 屠隆戏曲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自况”看屠隆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关于明代“白况”戏曲的界定

第二节 屠隆“自况”戏曲创作的概况

第二章 屠隆的“自况”戏曲及其创作背景

第一节 隆万政治与屠隆的仕途生活

一、党争之下举步维艰

二、仕途之路坎坷曲折

第二节 三教融合的盛行与屠隆的佛道思想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成长坏境的熏陶

三、佛道活动的作用

第三章 屠隆“自况”戏曲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宣扬儒释道融合的哲学思想

一、张扬三教合一的思想

二、表明以佛为尊的立场

第二节 表现对社会及人生的批判思想

一、写奸邪受罚,宣扬佛家因果有报应

二、叙世事无常,抒发人生祸福皆虚幻

第三节 寄寓对文人才士悲惨命运的同情

一、才华横溢,空怀报国济世之心

二、个性疏狂,终究不为世俗所容

第四章 屠隆“自况”戏曲的艺术技巧

第一节 反映自我的题材选择

一、撰传奇,阐佛理为写心

二、叙往事,托他名因喻己

第二节 独特巧妙的结构艺术

一、挫折与补偿的情节设置

二、循例与新变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寄托个人理想的家眷群体

一、随夫修行的贤良妻妾

二、孝顺忠义的木清泰之子

三、仙骨天成的蒙曜之女

第四节 符合文人审美趣味的曲词

一、曲美词雅,诗意浓郁

二、白多曲少,各尽其能

三、南北合套,张弛有度

第五章 屠隆“自况”之剧在戏曲发展中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屠隆“自况”戏曲对“戏曲文人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屠隆“自况”戏曲对舞台演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明代是各种文学样式兼备的时期,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的文坛出现了大量多栖型文人,他们不仅擅长诗文写作,亦在戏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屠隆便是晚明时期一位全能型文人,其在诗文方面成就斐然,留下了诸多优秀作品。与此同时,屠隆也进行戏曲创作。至今流传下来的戏曲共三部,按其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昙花记》、《彩毫记》、《修文记》,总名《凤仪阁乐府》。这三部戏曲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自况”性质尤为突出,作品融入了屠隆的人生境遇和佛道思想,并以此来反映自我,寄托个人的情感、理想。透过对屠隆“自况”戏曲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剧作家屠隆,同时也能以点带面地了解到这一时期文人们的普遍生存境遇和复杂内心世界。
  论文的绪论部分就前人对屠隆戏曲所做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了解前人研究的热点及薄弱之处,明确了结合时代背景及作家经历两方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晚明的时代背景和屠隆的人生经历出发,围绕仅存的三部戏曲作品的“自况”特性展开论述,探析屠隆“自况”戏曲的创作缘由、丰富内涵和艺术价值。力求能对屠隆戏曲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还原一个真实的剧作家屠隆。
  第一章:从“自况”看屠隆的戏曲创作。本章从明代“自况”戏曲入手,再进一步走进屠隆的“自况”戏曲。首先对明代“自况”戏曲作出了定义,清楚了“自况”戏曲的概念;继而对屠隆的“自况”戏曲进行了概况梳理,明确了屠隆与其笔下的戏曲之间的“自况”关系。
  第二章:屠隆“自况”戏曲及其创作背景。任何作品的产生都与作家本人及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屠隆“自况”戏曲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两大方面。其一是晚明时期激烈的政治环境导致了屠隆坎坷的仕途经历,故他要借戏曲作品来揭露黑暗的现实、抒发内心的愤懑;其二是明代三教融合的盛行促进了屠隆佛道思想的逐步形成,故其剧作中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佛道思想。不幸的仕途经历和对佛道的浓厚兴趣,共同影响着屠隆“自况”戏曲的创作。
  第三章:屠隆“自况”戏曲的思想内涵。本章着重分析论述屠隆“自况”戏曲的丰富内涵,首先作品宣扬了屠隆三教融合的思想,在屠隆看来儒释道看似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三者是有着同源之本的。而在对待佛道的态度上,屠隆本人更倾向于佛家,故其思想和作品中的“尊佛”意识较突出;其次,由于个人不幸的仕途遭遇及对佛道世界的深切向往,屠隆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怀疑与批判,并借助佛家因果报应说和虚幻说来寻求内心的安慰;最后,屠隆对那些像自己一样胸怀报国救世,却因各种阻碍而无法施展才华的文人才士们表示了深深地同情。
  第四章:屠隆“自况”戏曲的艺术技巧。此章主要分题材选择、结构艺术、人物形象和曲词宾白四个部分去探究。在题材选择方面,屠隆选择了那些能突出反映自我的典型题材,诸如能表现个人佛道思想的修仙成佛题材,还有与自身人生经历相似的仕途遭谗罢官等题材。在结构艺术方面,因“自况”戏曲是为剧作家个人写心抒怀服务的,故而在情节设置和结构安排上都以能更好地“自况”为己任,力图展示一个最真实可信的“自况”主体。在人物形象方面,文章选择了较为突出的家眷群体来分析,剧作中寄托了个人理想的家眷群体主要由妻妾、子女组成,是屠隆对家人的影写和期盼,符合作家“自况”的要求。在曲词宾白方面,运用了符合文人审美趣味的语言,曲词诗意浓郁、骈丽工整、广泛用典且富含哲理,唱曲则采用了具有多功能表达效果的南北合套模式,张弛有度。总的说来,曲词与宾白二者互为补充、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了曲词各自的优势。
  第五章:屠隆“自况”之剧在戏曲发展中的影响及意义。屠隆的“自况”戏曲是文人写心得有利实践,是文人群体主体性意识增强的表现,且文人参与戏曲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戏曲的欣赏水平和文学品味,是戏曲的“文人化”进程中的一股重要推动力。但是,屠隆“自况”戏曲就舞台表演而言也存在不利的因素。过于文人化的戏曲作品,反而不太适合在舞台上搬演,这就让原来本应该向“场上之曲”发展的吸取异化为了“案头之曲”,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流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总体而言,屠隆的“自况”戏曲在文人写心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剧作所展示的生活境遇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是屠隆个人的真实写照,也是晚明时期文人群体的普遍状态。本为立足于“自况“戏曲,从戏曲的文本和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把握和分析。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对屠隆及其“自况”戏曲有一个全面深入地呈现,力求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为屠隆戏曲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