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鼻音/非鼻音”交互现象汇证
【6h】

汉语“鼻音/非鼻音”交互现象汇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2.『广韵』『集韵』同义又音材料

3.其它材料

1.上古鼻音/非鼻音交互现象

2.『广韵』又音研究

3.『集韵』又音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m-声母的交互

1.明/帮

2.明/滂

3.明/并

(二)明母与舌音非鼻音的交互

1.明/定

2.明/来

(三)明母与齿音非鼻音的交互

1.明/心

(四)明母与牙音非鼻音的交互

(五)明母与喉音非鼻音的交互

1.明/晓

2.明/匣

(六)小结

二、n-声母的交互

1.泥/端

2.泥/透

3.泥/定

4.泥/喻

5.泥/来

6.泥/章

7.泥/昌

(二)泥母与齿音非鼻音的交互

1.泥/心

(三)泥母与牙音非鼻音的交互

(四)泥母与喉音非鼻音的交互

(五)日母与舌音非鼻音的交互

(六)日母与齿音非鼻音的交互

1.日/心

(七)小结

三、η-声母的交互

3.疑/昌

4.疑/船

(二)疑母与齿音非鼻音的交互

1.疑/精

2.疑/清

3.疑/崇

(三)疑母与牙音非鼻音的交互

1.疑/见

2.疑/溪

3.疑/群

(四)疑母与喉音非鼻音的交互

1.疑/晓

2.疑/匣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尽取『广韵』『集韵』中鼻音与非鼻音交互的同义又音,汇合前辈时贤发掘的上古同类交互现象,对汉语“鼻音/非鼻音”交互现象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鼻音与非鼻音交互现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我们运用了文献考证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尽取『广韵』『集韵』中鼻音跟非鼻音交互的同义又音,汇合前辈时贤发掘的说文谐声、汉儒读若、古籍异文、通假字、同源词等上古反映鼻音跟非鼻音交互现象的语音材料进行疏证。
  第二部分,主要是将明母与不同部位的非鼻音自上古至中古的交互语料整理出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明母与帮滂并母关系最为密切,明母与同部位非鼻音的鼻冠音的构拟是有依据的,明母与各部位非鼻音的交互应是自古有之,不是後起现象。
  第三部分,主要是将泥母、日母与不同部位的非鼻音自上古至中古的交互语料整理出来,并结合泥母域外对音和汉语方言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广韵』、『集韵』同义又音中泥日母与各部位非鼻音的交互现象与上古文献材料中反映的同类交互现象形成严整的对应,说明它们是从上古传承下来的。
  第四部分,主要是将疑母与不同部位的非鼻音自上古至中古的交互语料整理出来,『广韵』、『集韵』同义又音中疑母与各部位非鼻音的交互现象与上古文献材料中反映的同类交互现象形成严整对应。在域外对音材料中疑母逐渐向浊塞音9发展,我们认为浊塞音前的鼻冠音或许更容易丢失。
  第五部分为结论。通过系统分析,我们发现:上古各项语料的鼻音与非鼻音交互现象的呈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确定无疑地是汉语中曾经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这种现象在『广韵』、『集韵』的又音中也有系统呈现,二者的整齐对应,帮助我们正确解读了『广韵』、『集韵』的这类又音的语音根据和来源,同样,域外对音、汉语方言中跟上古文献和广韵、集韵对应的现象也获得确诂。笔者认为学术界对鼻冠音的构拟是有依据的。
  本文对不同部位间鼻音与非鼻音交互现象的梳理,同样提示出这些交互的真实存在,这些存在提醒人们,在上古汉语声母的研究中应该对它们作出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