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贺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6h】

贺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暴力亚文化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论文的创新点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暴力的含义

2.校园暴力的含义

3.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含义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分类

1.语言暴力

2.行为暴力

3.心理暴力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

1.当事人多为未成年人

2.突发性

3.隐蔽性

4.处理的棘手性

三、贺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问卷的设计

2.样本的选取

3.调查的实施

(二)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

1.被调查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识

2.中学生校园暴力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3.不同年级在校园里发生暴力行为总体情况

4.校园暴力发生时的处理情况

5.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易发时间

6.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易发地点

7.中学生校园暴力主要采取的方式

8.教师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9.校园暴力发生的趋势——逐年上升

(三)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

1.问卷的调查结果

2.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四、中学生校园暴力防控的建议

(一)加强学校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严肃校风校纪

3.加强师德建设

4.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

5.重视师生心理健康

(二)重视家庭教育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努力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3.密切家校合作

4.加强特殊家庭的社会支持

(三)净化社会环境

1.遏制暴力文化的传播

2.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四)强化政府职能

1.加强法制建设

2.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的作用

3.完善跨部门合作整治机制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转型期中学生校园暴力也频频发生,甚至有恶化趋势。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正常运转,以及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2016年“两会”召开之前,美国法院以绑架同学、施虐等罪名对留学于美国的三名中国学生做出了最后判决,三名中国留学生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接受刑罚惩处。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校园欺凌,暴力现象引起了不少代表的关注。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校园暴力,产生校园暴力的现状是什么?中学生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原因是什么,治理措施有哪些?正确运用阿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研究和暴力亚文化理论研究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及治理对策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国内外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定义及其存在的不足,梳理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类型,本论文结合其他学者的己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贺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校园暴力在中学生中很常见,并且有逐渐增加和升级的现象。同时调查出,目前广大教师、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并不统一,尤其是对人的精神、心理形成伤害的暴力认可程度并不统一,针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这些解决对策主要分为四方面,分别是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强化政府职能的措施。
  本文分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进行的概述,阐述国外国内的研究综述、中学生校园暴力研究理论基础、重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是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概述,重点是阐明了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形式、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分类与特点,如行为暴力、语言暴力以及心理暴力等都是常见的中学生校园暴力形式。
  第三部分是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进行阐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出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从中学生对校园暴力认识、处理、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查,进而分析中学生的主要成因。
  第四部分是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防控的建议。通过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加强和重视家庭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及强化政府职能等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角度完善和加强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预防和治理。
  第五部分则是总结以及展望,总结论文结果并对论文在研究上进行展望。
  针对校园暴力,笔者翻阅大量的资料,认为不仅要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而且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校园暴力,以免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认为,之所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校园暴力事件没有法律制度来禁止。民进中央提出,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学校教育与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三个角度来治理校园暴力事件,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本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不仅要反思学校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良好的校园环境。
  当今的未成年保护法确实有待修正,因为中学生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很容易犯错,有些错误是不能容忍的,这时仅仅靠校园制度是不能制约他们,需要到社会、政府、家庭方面的介入,让他们意识上加强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理解以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我国中学生中阳关下成长,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遇到暴力时及时汇报老师或家长,中学生校园暴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都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学生校园暴力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本论文截取暴力亚文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研究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视角,以期通过深入系统的分析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的基本状况以及产生的危害,使整个社会都能认识到产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解决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