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研究——以S市D街道“亲子沟通百乐汇”小组为例
【6h】

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研究——以S市D街道“亲子沟通百乐汇”小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文献简评

(四)研究设计

1.核心概念

2.理论基础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实务方法

二、研究对象及其亲子沟通的基本情况

(一)S市D街道流动儿童家庭概况

1.流动儿童情况

2.流动儿童家长情况

3.流动儿童家庭情况

(二)S市D街道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

1.流动儿童家庭对亲子沟通认识模糊

2.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内容存在分歧

3.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技能不足

4.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满意度差异大

三、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具体实务

(一)小组的筹备

1.小组组员招募

2.小组方案设计

3.小组目标

4.小组特征

5.小组评估方法

(二)小组的进程与效果

1.小组初期

2.小组中期

3.小组后期

(三)小组评估

1.小组过程评估

2.小组结果评估

四、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1.对理论运用的反思

2.对小组介入的反思

(二)建议

1.社工需熟悉社区获取小组助力

2.社工需持续跟踪服务巩固小组成效

3.社工需依托社会组织提供精准小组服务

4.社工需多方链接资源发挥小组作用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大量的外来人员“拖家带口”到城市中生活,由此形成了新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截至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4亿,0—14岁儿童占流动人口的21.7%,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当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不仅需要快速融入新环境,还面临学习难度大、情感忽视及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这些基数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 笔者在对流动儿童家庭进行亲子沟通现状调查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状况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是:流动儿童家庭对亲子沟通认识模糊、亲子沟通内容存在分歧、亲子沟通技能缺乏、亲子沟通满意度差异大。因此本文以提升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意识与技能为重点,以亲子沟通系统理论支撑重点探究的是第一个层面——元素层面,即沟通主体的沟通能力,具体表现为表达和倾听、理解和解决冲突两方面。并依据这两方面进行小组干预,使其贯穿在小组的介入内容和小组策略当中,从而对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进行有效探究。 本研究发现小组工作在改善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具有一定的成效。通过对小组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家庭在参与亲子沟通小组中,能够通过小组中的直接观察学习,认清在家庭当中的角色——孩子和家长;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与模仿,学会换位思考;还能够在小组中通过亲子任务挑战,学到亲子沟通技巧——表达与倾听、理解与解决冲突;也能够通过体验学习——亲子合作表演皮影戏,感受亲子沟通效果;同时在小组中亲子能够更加了解彼此,增进亲子关系。参与小组家庭能够沟通意识增强,沟通技能提高,小组活动形式、内容及社工表现得到组员认可和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也就小组的开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亲子沟通系统论对促进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的改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能够让组员在家庭沟通的元素层面发挥各自在家庭中角色作用,同时亲子沟通能力量表能够对组员亲子沟通能力的改变进行较好的测量;社会学习理论的“观察学习”在小组中进行了大量的运用,通过形象的学习方式对组员学习沟通知识有较大帮助。小组工作在实践结果中得到检验,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小组工作在亲子沟通中的作用需要熟悉社区获取小组助力、需要提供持续的跟进服务以及多方链接资源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