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研究
【6h】

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2. 对比研究法

3. 实证研究法

(四)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不足之处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 再生资源

2. 再生资源的类型

3. 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二)生态治理理论

1. 生态治理理论的形成

2. 生态治理理论的内容

3. 生态治理理论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义

三、东莞市政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实践

(一)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1. 符合生态治理的社会大背景

2. 有利于东莞市经济发展

3. 有利于东莞城市建设

4. 有利于促进东莞再生资源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的实践探索

1. 多头建设阶段

2. 归口建设阶段

3. 规范建设阶段

(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的主要做法

1. 理顺关系,加强管理

2. 制订法规,加大宣传

3. 多方联动,专项整治

4. 规范站点,推进网络建设

5. 健全制度,规范经营

(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的成效

1. 构建了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

2. 规范了回收网点的经营秩序

3. 形成了“四级”回收网络

4. 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

四、东莞市政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问题及原因

(一)面临的问题

1. 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2. 网点建设与发展目标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3. 网点分布散乱易引发安全隐患

4.对流动人员管理不力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5.对民众缺乏引导导致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认知不足

(二)原因分析

1. 管理制度不完善

2. 政府对回收网点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

3. 政府缺乏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4.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5. 对民众再生资源意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

五、东莞市政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及办法

1.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政策,制定不同品类管理办法

2. 制定牵头管理政策,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3. 探索对流动回收人员的规范管理办法

4. 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分类的奖惩办法

(二)强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网点

(三)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打造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及政策扶持力度

(五)融合社会多种力量,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和培训

1. 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2. 通过多种形式对公众进行宣传和培训,激发公众的参与意识

3. 鼓励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再生资源的志愿服务之中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经过40年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大量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的生产性废弃物,而丰富的消费生活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性废弃物,并且数量在与日俱增。这些废弃物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适当的回收和处理手段是可以重新利用的,从而带动了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政府、行业、企业及公众对该行业认知的偏差,在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盲点,如制度不完善、多头管理等阻碍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建设,这严重阻碍了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本文以生态治理理论为指导,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再生资源网络建设历程以及政府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主要有构建了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规范了回收网点的经营秩序、形成了“四级”回收网络及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文中指出了东莞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面临的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网点建设与发展目标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网点分布散乱易引发安全隐患、对流动人员管理不力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对民众缺乏引导导致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认知不足等问题,并详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政府对回收网点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政府缺乏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对民众再生资源意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等。最后,文章结合国内国际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经验,提出了适合东莞市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统筹规划、培育和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融合社会多种力量,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和培训等,希望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优化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政策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对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和透彻,提出的对策也不够成熟和完善等,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