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优化研究——基于政府注意力视角的分析
【6h】

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优化研究——基于政府注意力视角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回顾

1. 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

2. 注意力理论研究现状

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内容分析法

(五)创新点

一、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

1.保障性住房

2.注意力

3.政府注意力

(二)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中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状况

(一)中国保障性住房发展阶段划分

1.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阶段(1998-2006)

2.全面建设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阶段(2007-2012)

3.深化改革保障性住房体系阶段( 2013-2018)

(二)中国保障性住房取得的成绩

1.改善了中国居民的居住状况

2.建立了政府起主导作用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保障性住房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

三、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的政府注意力演变

(一)1998年-2006年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中的政府注意力

1.对廉租住房的关注

2.对经济适用房的关注

3.对城镇职工购房的关注

(二)2007年-2012年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中的政府注意力

1.对廉租住房的关注

2.对经济适用房的关注

3.对公共租赁房的关注

4.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的关注

(三)2013年-2018年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中的政府注意力

1.对公共租赁房的关注

2.对棚户区改造的关注

3.对共有产权住房的关注

四、政府注意力视角下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政府注意力视角下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国家行政力量主导,而忽视市场与社会主体参与

2.过于注重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而忽视保障对象的广泛性和保障性住房的普适性

3.过于注重保障性住房政策分解,而忽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二)政府注意力视角下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社会资本引入,建设资金缺口大

2.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入住率低

3.部门之间不协调,以致政策执行“碎片化”

五、政府注意力视角下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供给的优化路径

(一)关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策供给的有效性

(二)加强多元主体吸纳,提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

(三)注重外部资本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

(四)提升科学合理规划,完善周边配套设施

(五)重视部门分工协作,提升执行主体责任意识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保障性住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为中国保障性房建设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如何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必将面对的一项重要民生问题。如何改革和完善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使人民“住有所居”,对于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对中国1998年-2018年党和中央政府及其各部委出台的与保障性住房有关的政策进行研究。20年来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聚焦点变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廉租住房方面,政策的注意力在第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建立方面,第二阶段注意力体现为廉租住房的资金保障问题,以及租赁租金的管理,第三阶段廉租住房直接并入公共租赁住房,实现制度的一体化;(二)经济适用住房方面,第一阶段注意力在规划、建设、价格以及物业管理,第二阶段转为贷款管理问题,第三阶段,保障性住房政策基本上没有关注经济适用住房,取而代之的是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关注。(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方面,在第二阶段才开始关注,关注点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规划问题、资金问题,第三阶段政策注意力体现在对老工业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并在融资体制上进一步创新,加大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等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四)公共租赁房方面也是第二阶段才出现,这一时期的政策关注点是公共租赁房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共租赁房的租赁管理、房源来源、政策支持等方面,第三阶段焦点集中在公共租赁房的补贴政策、公共租赁房的公私合作问题,以及试点政府购买公共租赁房来进一步扩大公共租赁房的供给。(五)共有产权住房方面,这一政策一直到第三阶段才出现。政策关注点主要是共有产权住房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六)在支持职工购房方面,政府政策注意力集中在住房补贴的发放、贷款的提供,以及房源结构的调整。最后发现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