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峨眉山嘉陵江组遗迹组构及其沉积学意义
【6h】

四川峨眉山嘉陵江组遗迹组构及其沉积学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 言

1.1 遗迹学及其研究内容

1.2 遗迹化石和遗迹组构的沉积学意义

1.3 过渡相遗迹化石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特色及创新之处

2 峨眉山龙门洞剖面地质概况和地层描述

2.1 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2.2 区域地层

2.3 研究剖面地层描述

3峨眉山龙门洞剖面嘉陵江组沉积环境分析

3.1 沉积相分析

4 嘉陵江组遗迹化石分类及系统描述

4.1 嘉陵江组遗迹化石的生态分类

4.2 遗迹化石系统描述

5 嘉陵江组遗迹组构分析

5.1 嘉陵江组遗迹组构分析

5.2 遗迹组构综合分析

5.3 嘉陵江组遗迹组构产出的可能性分析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作者简历

学术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通过对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遗迹化石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该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河口湾-潮坪沉积体系,并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口湾、潮上萨布哈、潮间坪、潮道、潮滩和局限泻湖等亚相。
  遗迹化石主要分布在潮间坪和局限泻湖环境中,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和梯阶分布,识别出五个遗迹组构,其中,Arenicolites遗迹组构和Palaeophycus遗迹组构分布在嘉一段碎屑岩层段,代表了潮坪软底沉积(潮间砂-泥混合坪), Arenicol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松散软底条件,与快速沉积相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发育在松软泥底条件,与慢速沉积相关。Planolites遗迹组构分布在碳酸盐岩层段,沉积环境为潮间灰泥坪软底过渡为局限泻湖软底。Thalassinoides和Rhizocorallium遗迹组构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固底,嘉三段总体表现为一个水体能量不稳、海平面迅速变化的海湾灰坪环境,局部发育风暴沉积和局限泻湖沉积。
  通过对本区嘉陵江组遗迹组构的半定量分析,发现早三叠世早期本区造迹者普遍较小,生物扰动程度较低,遗迹化石的产出主要受到物理过程的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