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花茶种质资源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
【6h】

金花茶种质资源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来源

1.2无菌培养的建立

1.3继代和生根培养

1.4培养和保存条件

1.5试管苗的移栽

1.6金花茶组培苗与扦插苗的苗圃种植对比试验

1.7金花茶种类特征分析方法

1.8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结果与分析

2.1金花茶离体培养的种类特征分析

2.2培养保存时间与遗传变异密切相关

2.2.1 1985年至1987年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快速繁殖

2.2.2 1988到1995年间器官发生型金花茶的逐渐退化

2.3不同的繁殖途径退化快慢的对比

2.3.1愈伤组织型金花茶的退化

2.3.2愈伤组织型与器官发生型金花茶退化快慢的比较

2.4培养室光温条件影响外植体退化的速度

2.5金花茶组培苗的生根诱导试验

2.6金花茶组培苗的大棚移植情况

2.7金花茶组培苗与扦插苗的苗圃生长情况对比结果

2.8金花茶基因库的细胞学和生化实验

2.8.1组培金花茶的叶脉横切面显微观察

2.8.2金花茶组培苗染色体的分析研究

2.8.3金花茶组培苗的同工酶分析研究

第三章讨论

3.1影响离体培养物退化的因素分析

3.2本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

3.3从金花茶离体培养保存的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3.3.1具有什么离体培养特征的组培苗最有快繁价值

3.3.2培养继代次数必须控制

3.3.3重视培养室的光温不均问题

3.4对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策略的看法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组织培养技术经常被用于扩繁和保存珍稀濒危植物,但是对离体培养材料经长期培养后生存力和遗传稳定性是否有变化,目前仍无定论。本文研究了21种金花茶的种胚来源外植体,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BA2.5 mg.L-1、IAA1.5mg.L-1、水解乳蛋白500mg.L-1,每60-70天继代一次,培养1 1年所发生的变化。文章研究的金花茶离体保存基因库11年中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延长继代间隔时间和控制光、温、湿;在这种条件下的,研究的结论是:保存材料的退化与金花茶的种类特性、培养时间长短、继代过程中高频分生组织的丢失和培养环境有关。常规离体培养保存只能在短一中期保存有效,作为长期保存是行不通的。

著录项

  • 作者

    黄小荣;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韦鹏霄;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71.102.4;
  • 关键词

    金花茶; 离体培养; 假根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