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
【6h】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新农村建设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

1、本文的结构

2、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条件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提出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和物质条件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理论基础

1、关于“两个飞跃”和战略重点的理论

2、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3、关于科学发展观

4、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概述和分析

(一)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分析

(二)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

1、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商业贸易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三)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1、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四)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1、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五)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

1、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六)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

1、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概述

2、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建设发展模式的分析

(七)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

2、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在推广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若干要素的综合分析

(二)关于“能人”和人才问题及其对策

1、“能人”问题

2、人才和农村教育问题

3、辩证看待“能人”经济及其与人才团队的关系

(三)关于土地、劳力和资金问题及其对策

1、关于我国农村的土地问题

2、关于我国农村的劳力问题

3、关于我国农村的资金问题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应秉承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发展中的模式的观念,关键是要抓住建设新农村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长期探索。 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概括出七个典型的发展模式,以案例为切入点,着重对模式本身的特点、局限性和模式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在全国推广和模仿,都要受到诸多条件因素的制约。有必要从宏观层面上、从中长期的发展上,寻找统揽全局的和提纲挈领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 本文认为共有11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能人”、人才、土地、劳力和资金等问题,是相对重要的因素,解决好这几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得以稳步、扎实推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并由此提出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对策,最后,本文就相关的某些中观、宏观问题展开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