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侥幸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分析
【6h】

侥幸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侥幸类语气副词的研究综述

1.1.1词性归属问题

1.1.2意义功能用法

1.2价值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语料库的说明

第二章 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2.1主观性与主观化

2.2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

2.3副词与语言中主观性表达方式

第三章 “亏(了)”、“亏得”、“多亏”、“幸亏”的主观性分析

3.1 “亏(了)”、“亏得”、“多亏”、“幸亏”的基本语法意义

3.2语气副词作为汉语主观性表达的标记

3.3句法结构与主观性

3.4主观性与认识情感

3.4.1庆幸语气

3.4.2感激语气

3.4.3赞赏语气

3.4.4得意语气

3.4.5讽刺不满语气

3.4.6小结

3.5主观性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亏(了)”、“亏得”、“多亏”、“幸亏”的主观化过程

4.1 概述

4.2语气副词“亏”、“亏得”、“多亏”、“幸亏”的产生与演变

4.2.1亏(了)

4.2.2亏得

4.2.3多亏

4.2.4幸亏

4.3“亏(了)”、“亏得”、“多亏”、“幸亏”的主观化过程

4.3.1“亏(了)”、“亏得”、“多亏”、“幸亏”的词汇化

4.3.2主观化在语义变化中的作用

4.4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结合历时与共时的研究方法,主要选取“亏”、“幸亏”、“亏得”、“多亏”等几个侥幸类语气副词为研究的对象,通过语义、语用、句法上的异同分析它们细微的主观性差异;并通过历时的考察,探求此类词语的主观化过程,寻求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们发现:侥幸类语气副词所具有的主观性意义,不是单一的,在具体的语言形式的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主观性意义会有所差异,而且主观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同时,说明现代汉语中侥幸类语气副词承担的不同的主观意义是“亏”、“幸亏”等词语在主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利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汉语的具体语言形式,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简单介绍了侥幸类语气副词的近期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等。
   第二章是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综述当前国内外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情况;并对R.W. Langacker和E.C.Traugott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的差异与相同之处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综述副词与其他语言形式的主观性研究。
   第三章侥幸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分析。选取“亏(了)”、“幸亏”、“亏得”、“多亏”这几个语气副词进行主观性分析,认为这一类词语表达的主观语义,是其概念意义向不同方向的延伸。这与它们出现的具体话语有关,同时,词语出现的句法结构不同,其主观语义也是有差异的。
   第四章“亏(了)”、“亏得”、“多亏”、“幸亏”主观化过程。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对语气副词“亏”、“亏得”、“多亏”、“幸亏”的产生和演变做历时的考察。说明现代汉语中侥幸类类语气副词承担的不同的主观意义是“亏”、“幸亏”等词语在主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第五章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