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酮丁醇梭菌ldhL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产乳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6h】

丙酮丁醇梭菌ldhL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产乳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聚乳酸应用越来越广泛,聚乳酸产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而L-乳酸是聚乳酸合成的前体,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工业化生产L-酸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但微生物发酵法的不足之处最主要就是L-乳酸的分离纯化,因为在L-乳酸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D-乳酸或混合乳酸的产生,对L-乳酸下游的分离纯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一株只产生L-乳酸的基因工程菌,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本实验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基因工程菌发酵产高纯度的L-乳酸途径进行了成功探索。
   本课题从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824)中克隆到L-乳酸脱氢酶基因,简称ldhL,连接到表达载体pSE380上,命名为pSE3801dhL,并将其转化到丙酮酸裂解酶基因和D-乳酸脱氢酶基因缺陷的Escherichia coli FMJ144中进行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大小约为34KD,对菌体进行超声破胞处理测其粗酶液中L-乳酸脱氢酶的酶活力为42.4U/ml,该酶的最适pH值是6.4,最适反应温度是25℃。初步摇瓶发酵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L-乳酸产量约为2.4g/L,产物中不含D-乳酸,不需要再进行手性分离。
   运用单因素实验对大肠杆菌产L-乳酸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2.5%蛋白胨、2%酵母粉、2.5%氯化钠、4%葡萄糖、5mmol/L IPTG、pH值为8.0、0.1%接种量、诱导温度为30℃、0.3%硫酸镁,优化后发酵液中L.乳酸的含量达到8.2g/L,是优化前的3.4倍。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对发酵L-乳酸含量有明显影响的三个因素为葡萄糖、酵母粉和蛋白胨,从而为以后在工业上生物法生产高纯度的L-乳酸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