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鹤龄《愚庵小集》存诗校注
【6h】

朱鹤龄《愚庵小集》存诗校注

代理获取

摘要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清末清初,经学大师、诗人。
   朱鹤龄18岁即入童子试,拔冠。明朝灭亡后,绝意仕途,退而以著述为业。曾参加有明朝遗民组织,以反清复明为目标的惊隐诗社。长于笺疏之学,纂有《杜工部集辑注》、《李义山诗笺注》,影响较大。后来听从好友顾炎武探究本原之学之劝,隐居治经,著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书,为顾炎武、魏禧所推许。另有《春秋集说》、《水经注笺》、《广易略》、《李义山文集》、《寒山集》等几部未能梓行的著作。他在江南遗民团体中享有较高声誉,与钱谦益、顾炎武、吴伟业、曹溶、朱彝尊等皆有交往,与李颙、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海内四大布衣”。
   《愚庵小集》,为其所著诗文的结集。卷二至卷六为其诗歌,共368首,诗体多样,包括五七言古体诗、律师、绝句,还有歌行体。鹤龄诗主性情,多眷怀旧明,伤时感事之作,表达了遗民情怀,抒情至真至正、含蓄蕴藉,诗格雄浑高古、慷慨悲壮,有老杜之风。其文针砭时弊,在当时颇有见地。
   本论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愚庵小集》为底本,以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及华东师大出版社虞思徵点校本等其他版本为参校本,对《愚庵小集》所存朱鹤龄诗进行校注与研究。前言内容主要包括朱鹤龄生平、《愚庵小集》版本及存诗考索、诗歌内容与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主体部分是诗歌校注。
   本论文在对朱鹤龄诗歌校注的基础上,对其人其诗进行综合性的把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