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LX乡为例
【6h】

农村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LX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国内关于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关于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1.4 社会化理论研究

1.5 概念的界定

1.5.1 小学撤并

1.5.2 社会化

1.5.3 儿童社会化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撤并概况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小学撤并的概况

2.1.1 我国小学撤并的现状

2.1.2 存在的问题

2.2 调查点小学撤并概况

2.2.1 三江县小学撤并现状

2.2.2 LX乡小学撤并现状

2.2.3 调查点小学撤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 小学撤并的原因分析

2.3.1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3.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2.3.3 适龄儿童人数的减少

2.3.4 改善办学条件,发挥师资力量的需要

第三章 小学撤并对就读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1 LX乡小学撤并前、后入学儿童的生活、学习的情况

3.1.1 小学撤并前入学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3.1.2 小学撤并后入学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3.2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2.1 留守儿童的出现

3.2.2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2.3 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 学校因素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4 同龄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5 大众传媒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四章 斯蒂芬斯测评指标下小学撤并后儿童社会化的效果

4.1 环境行为技能

4.2 人际行为技能

4.3 自我相关行为技能

4.4 任务相关行为技能

4.5 小结

第五章 促进儿童正常社会化的思考

5.1 加强宣传,引起重视,切实提高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5.2 完善学校的“硬件”“与软件”,更好的发挥学校的社会化功能

5.3 促进同龄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5.4 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存在的不足

6.2.2 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城乡居民的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适龄儿童日趋减少。因此国家决定撤消农村分散的教学点实行集中办学,这无疑会对最直接的接受者--农村儿童的社会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LX乡为例,以自我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并通过深度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技术,首先对调查点小学撤并前后儿童的社会化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媒体四个维度分析小学撤并对就读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其次运用斯蒂芬斯的儿童社会化测评指标,测评小学测并后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的结论,并提出小学撤并后更好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一些合理建议。本次研究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对全国农村小学和调查点的小学撤并情况进行概述,并从教育的效率和机会平等的角度对农村小学撤并的意义、发展和影响进行探讨。
   第二,从广西三江县LX乡农村的农村小学撤并现状作为调查研究的切入点,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农村小学撤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分别对寄宿儿童的基本状况、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及同辈群体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原则和模式。
   第三,在对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观察、访谈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从儿童社会化的角度,提出有利于农村小学撤并的儿童社会化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