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6h】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合作金融理论研究现状

1.2.2 法人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1.2.3 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综述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1.3.1 合作金融

1.3.2 法人治理结构

1.3.3 产权与产权制度

第二章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路径回顾

2.1 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进程划分

2.1.1 农村合作银行的提出阶段

2.1.2 农村合作银行的初期阶段

2.1.3 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阶段

2.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2.2.1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前景

2.2.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挑战

2.3 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定位

2.3.1 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是以服务“三农”和社区为主,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2.3.2 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定位是以服务“个人和中小企业”为主,加大发展零售业务

第三章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中运用发展的现状

3.1.1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产权制度现状

3.1.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3.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存的现实问题

3.2.1 产权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3.2.2 法人治理结构仍需完善

第四章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4.1 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比较

4.1.1 产权制度比较

4.1.2 成立条件的异与同

4.1.3 股权设置比较

4.1.4 法人治理结构上的对比

4.1.5 服务范围异与同

4.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与外国合作银行的比较

第五章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5.1 关于完善农村合作银行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5.1.1 股权管理制度仍然需要健全

5.1.2 股权结构仍然需要优化

5.1.3 促进股权合理流通

5.2 关于促进农村合作银行治理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5.2.1 搭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5.2.2 完善“三会一层”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历经多次改革,目前逐步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商业性与政策性金融组织相辅助,民间金融组织做补充的多层次分工协作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合作银行以股份合作制原则为基础,既坚持了合作制的互助原则,又引入了股份制的竞争因素。农村合作银行的成立是我国农信社改革中的大胆创新。从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到目前为止,农村合作银行的深化发展和范围扩大都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是其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股权结构不完善,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合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都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研究完善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回顾中外学术界对本问题的研究评价,界定了本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分析了农村合作银行的基本理论;第二章,对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路径进行回顾,明确了农村合作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定位;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对我国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第四章,将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国外合作银行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可借鉴的因素;第五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农村合作银行更好更快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