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区间问题研究
【6h】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区间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储备与金融危机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外汇储备成因以及持有成本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外汇储备合理规模以及测度的文献综述

1.2.4 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文献综述

1.2.5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基本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厘定与研究区间界定

2.1.1 文中相关概念的厘定

2.1.2 关于研究区间的界定

2.2 外汇储备规模理论

2.2.1 外汇储备均衡规模理论

2.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

2.3 外汇储备的测度——需求成本论

2.3.1 Heller模型

2.3.2 Agarwal模型

2.3.3 Landell-Mills模型

第三章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来源及成因

3.1 我国外汇储备的直接来源

3.1.1 经常项目顺差

3.1.2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3.1.3 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分析

3.1.4 国际热钱

3.1.5 外债

3.2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

3.2.1 制度性因素

3.2.2 国内经济失衡

3.2.3 比较优势下的国际分工

第四章 基于需求层次下的最优外汇储备的规模测度

4.1 外汇储备需求的层次性

4.1.1 概念的引入

4.1.2 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及层次划分

4.2 模型的选取及适用性

4.2.1 模型的选取

4.2.2 对Agarwal模型的修正

4.3 最优外汇储备的静态规模确定

4.3.1 数据的选取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4 最优外汇储备的动态规模确定

4.4.1 外汇储备需求层次的替代性

4.4.2 实证分析结果

第五章 从超额走向适度——对我国外汇储备有效性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5.1 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困境

5.1.1 巨额外汇储备给政策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5.1.2 加大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5.1.3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加大了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5.2 从“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

5.2.1 “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的两难选择

5.2.2 “藏汇于民”的现实选择

5.3 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为依托,分散外汇储备

5.3.1 加强区域性货币合作,构建区域性储备库

5.3.2 东亚货币联盟的构建

5.3.3 努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5.4 分层次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

5.4.1 外汇储备分层次管理的含义

5.4.2 外汇储备的分层次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伊始,我国外汇储备开始从“短缺”逐步走向“过剩”,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巨额的外汇储备既不同于亚当·斯密眼中的“国民财富”,也并非民间所认为的“老百姓的血汗钱”,更不同于重商主义观认为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国家财富。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长期堆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它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以及大量引进外资以弥补国内资本不足的必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乃至全球经济结构失衡,以及发达国家主导的货币体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为厘清外汇储备的来源,本文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举借外债是我国债务性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顺差是我国债权性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而一直以来并逐步演进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则是将这些来源最终形成储备的制度性基础。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区间。那么外汇储备的规模究竟多少才算合理?考虑到外汇储备在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不同功能,本文引用了外汇储备需求层次概念,并认为国家对外汇储备需求偏好具有一定顺序,当储备规模不足时将会优先满足较高层次的储备需求,然后依次满足层次较低的储备需求,不同需求层次之间也可能存在重复或替代。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引用了Agarwal模型,并对模型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了修正,通过加上模型没有考虑的外汇储备需求规模,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静态规模(区间上限)。动态规模则并非各层次需求的简单加总,而是考虑了需求层次间的替代性和重复性,剔除之后得出外汇储备的动态规模(区间下限)。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合理区间的实证分析,文章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了合理区间,巨额储备既掣肘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扭曲了货币供给结构,同时也带来了本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流动性过剩等后果。在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应当以“藏汇于民”作为我国外汇储备分散的首选,包括鼓励民间用汇、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国际板等方针。同时依托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契机,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以主动的姿态缓解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度积累。最后,针对外汇储备不同层次的需求,本文给出了一个外汇储备层次性管理的框架安排,以期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同时与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目标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