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尾加压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酶酚酸酯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尾加压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酶酚酸酯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一般情况

2.各项生化指标

3.各组大鼠体重、肾重指数的变化

3.肾脏大体及镜下的病理学观察

4.主动脉的病理学观察

5.免疫组化结果

5、肾脏组织中UⅡmRNA的表达

讨论

1.关于本实验建立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研究

2. UⅡ在DN大鼠肾脏损伤及AS形成中机制的探讨

3.MMF能够缓解主动脉及肾脏的病理损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近数十年,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DN的发病机制被大量研究和阐述,但其确切机制仍不明确且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DN发病机制及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被认为是哺乳动物体内最强的血管收缩剂,与其特异性受体14(GPR14)结合后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UⅡ在DN患者体内表达上调,推测UⅡ系统可能在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且以往的研究证实U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UⅡ、GPR14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酶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近年发现其可以减轻蛋白尿、减少肾小球内巨噬细胞浸润、抑制肾小球硬化,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目前对于MMF治疗DN的研究并不多。本实验用MMF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观察大鼠体内UⅡ/GPR14水平的变化,探讨MMF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防治效果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喂以高糖高脂饲料,6周后造模大鼠腹腔一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
  2.分组:将造模成功且存活的17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8只),每日生理盐水灌胃;MMF干预组(MZ组9只),MMF按20mg·kg-1·d-1的剂量(溶于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10周。两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9只),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喂以基础饲料。16周末处死大鼠,采集标本。
  3.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GLU)、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取左肾标本称重,计算肾重指数(肾重/体重,KI)。
  4.HE染色后光镜观察主动脉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
  5.免疫组化观察UⅡ/GPR14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UⅡmRNA的表达。
  结果1.糖尿病大鼠(DN和MZ组)在注射STZ后表现多饮、多尿、消瘦,以及反应迟钝、活动迟缓、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MZ组以上情况较DN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NC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精神状态良好,动作灵活。
  2.与NC组相比, DN和MZ组大鼠的肾重指数、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Z组的上述指标与DN组比较,有明显改善(血糖、血脂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3.HE染色后光镜可见:主动脉:DN组主动脉可见内皮细胞损伤、泡沫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变形、排列紊乱;MZ组较DN组减轻;NC组动脉壁内皮细胞光整,排列规则。肾脏组织:DN组肾脏可见明显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可见炎细胞浸润;MZ组较DN组轻;NC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
  4.观察UⅡ/GPR14蛋白的表达:主动脉:与NC组相比,DN组主动脉的UⅡ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DN组比较,MZ组UⅡ蛋白表达减少(P<0.01)。肾组织:与NC组相比, DN组肾小球的UⅡ/GPR14蛋白表达(阳性染色细胞数)增多(P<0.05或P<0.01);与DN组比较,MZ组UⅡ/GPR14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
  5.RT-PCR检测肾脏UⅡmRNA表达变化:与NC组相比, DN和MZ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U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MZ组UⅡmRNA表达较DN组减少(P<0.01)。
  结论:1.大鼠主动脉及肾组织中 UⅡ/GPR14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酶酚酸酯能够缓解主动脉及肾脏的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UⅡ/GPR14的异常表达有关。
  2、酶酚酸酯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的一般状态,具有减少尿蛋白,抑制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