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绿色约束下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治理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6h】

绿色约束下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治理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约束

2.1.2 城市物流

2.1.3 外部不经济

2.1.4 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及其治理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提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

2.3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解决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的可适性

2.3.1 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问题属性分析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城市物流外部性问题治理的启示

第三章 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宁市为例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设计概况

3.1.2 问卷设计

3.2 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南宁市物流基本情况分析

3.3.2.南宁市物流外部不经济现状与问题分析

3.3.3 南宁市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成因分析

第四章 绿色约束下南宁市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治理对策建议

4.1 发挥政府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具体化政策

4.1.2 加强对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宏观规划

4.1.3 给予其他必要的支持

4.2 发挥市场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中的主体能力

4.2.1 以新理念推动行业内涵式发展

4.2.2 用新经营模式促企业运作效率提高

4.2.3 加强绿色化装备技术研发和应用

4.2.4 倡导理性消费

4.3 强化社会参与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建设的有效性

4.3.1 增强社会团体自身力量

4.3.2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

4.4 推动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协同治理

4.4.1 转变政府职能

4.4.2 创造多主体协同治理环境

4.4.3 确立多主体协同治理制度

4.4.4 多主体协同治理实施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加速枯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与此同时,随着生活富裕及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日渐重视生活质量,增强环保意识,绿色、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在物流业,绿色物流已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即物流发展应避免资源浪费和对环境污染等。
  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城市物流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宜居协调,实现城市物流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基准,就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问题,探索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对策建议。期望对中国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问题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拓宽、丰富和深化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成果。
  本文以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治理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了解和把握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治理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势和存在不足基础上,确立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多中心治理的研究对象。之后以南宁市城市物流为例,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城市物流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四方面分析城市物流的外部不经济现状;并从治理主体因素出发,剖析城市物流外部不经济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相应问题解决对策建议。经调查研究发现,南宁市城市物流存在明显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主要成因是(1)政府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2)物流市场主体能动性欠佳,(3)社会参与治理力度不足,(4)多主体未凝聚成合力。为此,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相应问题解决对策建议:(1)明确政府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具体化政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与规划;给予其他必要的支持。(2)发挥市场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新理念推动行业内涵式发展;用新经营模式促企业运作效率提高;加强绿色化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倡导理性消费。(3)强化社会参与在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建设的有效性。增强社会团体自身力量;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4)推动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协同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多主体协同治理环境;确立多主体协同治理制度;多主体协同治理要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