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峰林场13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生长特性及水源涵养特征
【6h】

高峰林场13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生长特性及水源涵养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火力楠自然分布及特性

1.2 火力楠人工林研究现状

1.2.1 火力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1.2.2 火力楠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1.2.3 火力楠人工林水源涵养研究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林分和生物量调查

2.3 土壤层样品采集

2.4 生物量的计算方法

2.5 土壤层渗透速率的测定

2.6 植被层吸水动态的测定

第三章 火力楠生长规律分析

3.1 火力楠人工林生长过程

3.2 胸径生长规律

3.3 树高生长规律

3.4 材积生长规律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火力楠生物量生产力分析

4.1 林木单株生物量及其分配

4.2 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4.3 林分各层次生物量及其分配

4.4 乔木层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分配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火力楠土壤层蓄水特征分析

5.1 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分析

5.1.1 土壤容重和土壤自然含水率

5.1.2 土壤孔隙度分析

5.2 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分析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火力楠植被层蓄水特征分析

6.1 乔木层水分截留动态

6.1.1 乔木层各器官的自然含水率

6.1.2 乔木层各器官水分截流动态

6.2 地被层与凋落物层水分截流动态

6.3 植被层对降雨的截流蓄水量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对高峰林场集约经营的13年生火力楠人工林展开研究,探讨了该林分的生长规律、生物量生产力,以及土壤层和植被层的蓄水特征,旨在进一步揭示珍贵树种火力楠的生物学特性,为火力楠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我国南亚热带水土流失地区的水源涵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生长规律:13年生火力楠人工林平均树高为14.39m,平均胸径为13.46cm,单株平均材积为0.11835m3。
  (2)生物量和生产力:火力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246.06t·hm-2,乔木层生物量为234.46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排列顺序为干材>根蔸>树皮>树枝>树叶>粗跟>中根>细根。乔木层年均生产力为18.04t·hm-2·a-1。
  (3)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火力楠土壤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的平均土壤容重分别为1.29g·cm-3、1.36g·cm-3、1.42g·cm-3、1.46g·cm3,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6.66%、45.15%、42.09%、44.00%,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4.10%、40.62%、38.30%、41.42%。
  (4)土壤蓄水量和渗透速率:火力楠土壤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最大蓄水量依次为933.11m3·hm吨、903.09m3·hm-2、841.71m3·hm-2、1760.10m3·hm-2,各层次的稳渗速率依次为2.09mm·min-1、0.73mm·min-1、0.36mm·min-1、0.21mm·min-1,初渗速率依次为5.95mm·min-1、2.00mm·min-叫、1.10mm·min-1、0.28mm·min-1。
  (5)乔木层蓄水特征:火力楠乔木层各器官的自然含水率介于40.21%~68.66%。树叶的持水率为27.33%,持水量为7.40t·hm;树枝的持水率为10.77%,持水量为3.35t·hm-2;树皮的持水率为10.95%,持水量为3.58t·hm-2。持水量排列顺序为树叶>树皮>树枝。
  (6)地被层和凋落物层蓄水特征:火力楠人工林林分林下植被的自然含水率为45.01%,凋落物层的自然含水率为9.33%,吸水率分别为23.76%和139.14%,持水量分别为0.000742t·hm-2和17.78t·hm-2。(7)整体而言,整个生态系统的持水能力为4470.12t·hm-2,乔木层、林下植被层与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0.32%、0.40%、99.2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