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机插水稻生长及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6h】

机插水稻生长及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机插水稻栽培发展状况

1.1.1 国外机插水稻的发展

1.1.2 国内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的地位、作用及发展

1.2 机插水稻的技术优势

1.3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对水稻的叶片生长的影响

1.4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1.4.1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1.4.2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密度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1.5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分蘖的影响

1.6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1.7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7.1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7.2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8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1.9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9.1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1.9.2 不同施氮量的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1.10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时间

2.2 试验设计

2.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3.1 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2.3.2 叶龄、分集的测定

2.3.3 株高的测定

2.3.4 叶面积和干物质的测定

2.3.5 产量及各构成因素的测定

2.3.6 植物干样各成分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机插水稻叶片生长及植株生长特点

3.1.1 2015年日平均气温及降雨量趋势图

3.1.2 叶片生长特点与叶面积指数

3.1.3 植株生长特点

3.2 机插水稻分蘖特性

3.3 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的物质积累特性

3.3.1 不同施氮水平下移栽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特点

3.3.2 不同施氮水平下移栽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影响

3.4 水稻养分积累特性

3.4.1 不同施氮量的移栽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3.4.2 不同施氮量的移栽密度对水稻磷素吸收与积累特点

3.4.3 不同施氮量的移栽密度对水稻钾素吸收与积累特点

3.4.4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各器官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3.4.5 施氮量和移栽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3.4.6 施氮量和移栽方式对水稻磷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3.4.7 施氮量和移栽方式对水稻钾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3.4.8 施氮量和移栽方式对各器官氯、磷、钾的影响

3.5 不同施氮量不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6 不同施氮量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特点

4.1.2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叶片生长的影响

4.1.3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分蘖生长的影响

4.1.4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株高生长的影响

4.1.5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4.1.6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养分的影响

4.1.7 施氮量移栽密度与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机插生长发育特性

4.5.2 机插水稻养分的积累特点

4.2.3 机插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

4.2.4 适宜的施氮量、密度和移栽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氮素是水稻植株体内最为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素在植株体内以许多种的形态存在,各种形态氮素的含量随水稻品种和栽培措施的改变而变化。因此,研究不同施氮量栽培方式、不同移栽密度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在各形态间的积累将有助于阐明水稻氮素积累的生理基础。本文重点探讨通过大田试验,对机插秧、手插秧在不同栽插、密度方式以及氮肥积累方式下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在各时期、各器官间积累的变化特性与氮素积累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为此,本研究以早稻甬优1540和晚稻甬优6号为材料进行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植株在不同的栽培和密度方式下氮素间的积累,分析了氮素积累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密度对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明确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适宜的株距配置,获得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手插秧前期叶片增长较快,后期增长慢,先快后慢,机插秧后期的叶片生长速度超过手插秧,表明机插秧叶片的增长先慢后快;施肥量越大,叶面积指数就越大,在施氮量不同时,叶面积指数与移栽密度的大小有关。
  2、水稻在不同移栽方式下,分蘖数多少、快慢受降雨量和气温的影响,在水稻生长中是尤为重要的指标,在18-28天时分蘖速度最快,并在28天达到顶峰,施氮量越高的手插秧分蘖大于机插秧,机插秧对后期的分蘖消减比手插秧慢,有效分蘖多,成熟期有效穗数高,;水稻株高在拔节期到抽穗期的生长速度最快,施氮量越高,移栽株距密度越小,株高越高,株高的高矮受施肥量的高低、移栽密度的大小的影响。
  3、施氮量为11kg、15kg,株距12cm机插秧水稻干物质生产能力及物质积累与株距16cm机插秧水稻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干物质积累过程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前期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弱,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强。机插秧水稻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移栽密度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4、机插水稻前期氮素积累量比较小,拔节后的氮素积累量迅速增加,在相同施氮量机插秧,水稻密度大,则前期生长较慢影响了其对氮素的吸收,施氮量大,相对地上部氮素吸收量也最高,机插密度越大,地上部对氮素的积累越大。施氮量越高的,磷、钾吸收量越大,机插密度小,比株距大的磷、钾素的吸收量多,植株地上部对磷、钾素的积累就越高。
  5、机插密度较小,单位面积有效穗较大,相同行距下,株距越大,每穗粒数越多,不同施氮量机插密度每平方米有效穗数,早晚季差异显著。穗数越多,每穗粒数越大,结实率越低的现象。在移栽密度小,增加每平方米穗数,移栽密度大,有效穗数将会减少,增加千粒重,靠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都可以获得高产。
  6、在不同施氮量移栽密度、移栽方式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中,每亩有效穗与产量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最高,对于不同移栽水稻群体,其每亩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7、不同氮肥量和移栽密度表明以纯氮15kg/666.7m2,机插(30cm×12cm)的机插密度;不同施氮量和移栽方式表明以纯氮为15kg/666.7 m2手插秧为早季品种为甬优1540,晚季品种为甬优6号的理想机插密度和移栽方式。

著录项

  • 作者

    张凯;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江立庚;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4;
  •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生长发育; 氮素积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