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典阐释中的衍义体研究
【6h】

经典阐释中的衍义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大学》阐释体例的发展及衍义体的形成

第一节 衍与衍义

一、“衍”字释义

二、衍义

第二节 《大学衍义》之前《大学》阐释体例的发展

一、宋之前的《大学》及其阐释体例

二、宋代《大学衍义》之前的《大学》及其阐释体例

第三节 从《大学》注疏到“衍义体”的必然性

一、《大学》的性质

二、真德秀之前的《大学》阐释走向

三、真德秀的政治处境

四、真德秀的《大学》之学

第二章 《大学衍义》在经典阐释上的典范意义

第一节 《大学衍义》所创建的新的阐释方式

一、有一个明确的阐释的对象

二、自成体系的阐释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对《大学》的理学及政治解读

一、对《大学》进行理学解读

二、对《大学》进行政治解读

第三章 衍义体发展分期及衍义体特点研究

第一节 衍义体著作的文献考证和研究

一、现存衍义体著作分类

二、衍义体著作发展分期

三、衍义体著作体例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衍义体著作在经世思想上的演变

一、从正君书变成士子进德修能的普通读物

二、由尊德行到行政治理、经济建设再到注重实际操作的变化

三、由道德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的变化

第三节 衍义体所体现的理学的经世价值

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精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价值

二、衍义体对程朱理学的传播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衍义体在中国经典阐释中是有别于经典注疏的另一种阐释方法,虽然在经典阐释中不居主流地位,但从南宋到清朝,也一度在经典阐释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衍义体的关注比较少,笔者这篇论文可以稍微弥补学术界关于衍义体研究的不足。
  衍义体的产生得益于《大学》在宋代地位的抬升和《大学衍义》的诞生。经过二程和朱熹的改定,《大学》完成了三纲领八条目的架构,并成为了传播理学的重要载体。由于《大学》地位的提高,其体用兼备、修齐治平的思想逐渐为世人所认同,并在宋代形成了一股《大学》研究热潮,而此时的《大学》研究多停留在修身养性方面,其为政性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真德秀是朱熹的私淑弟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有志于完成朱熹未完成的扩充《大学》的遗愿。一方面,真德秀《大学》的积累十分深厚,又有着一颗经世济民忠君爱民的决心。另一方面,韩侂胄死后,理学逐渐得到正名,不再被识为“伪学”,并得到宋理宗的推崇。最后,此时的南宋朝廷积贫积弱,朝政落入权臣后宫之手,整个国家危在旦夕,亟需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把持朝政,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就需要对君主的心性、行为加以规范,以求力挽狂澜,扶国家于倾危之时。真德秀便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注入于《大学衍义》一书中,希望理宗接纳并整顿社稷。
  《大学衍义》受到历代君王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模仿作品,我们归纳为“衍义体”。衍义体依附于理学,一方面对程朱理学的传播起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承担着经世济民的理想和责任。从宋到清衍义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性质上由正君心变为士子的普通读物,在内容上由尊德行变为力求实际成效,其经世成效也从书面文字走向实干。衍义体同时体现了中国古代精英分子的价值观和经世理想,首先体现的是内圣外王修己成物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并被当做人生理想,再次是述而不作的著述态度被广泛认同和遵守,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精英分子在经典通俗化和世俗化方面的努力。衍义体促进着程朱理学的传播,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也传播到国外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最终,由于学风的改变,理学的衰落,且衍义体批判性的缺失和创新性不足,衍义体逐渐被人们所抛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