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红树林变化的遥感监测
【6h】

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红树林变化的遥感监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红树林遥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红树林动态监测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2 研究区保护管理状况

2.2 研究方法介绍

2.2.1 面向对象分类法

2.2.2 决策树分类法

2.2.3 监督分类法

2.2.4 目视解译法

第三章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

3.2 非遥感数据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遥感图像的校正

3.3.2 图像镶嵌及裁剪

第四章 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及分析

4.1 建立地物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4.2 典型地物光谱特征分析

4.3 红树林遥感信息的提取

4.4 广西山口红树林分布

4.5 广西山口红树林动态变化

4.5.1 1978-1989年广西山口红树林动态变化

4.5.2 1989-2000年广西山口红树林动态变化

4.5.3 2000-2014年广西山口红树林动态变化

4.6 红树林生物量的估算

4.6.1 信息提取

4.6.2 估算模型的构建

4.6.3 红树林生物量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红树林影响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

5.1 红树林变化因素分析

5.1.1 围垦养殖的影响

5.1.2 环境污染的影响

5.1.3 沿海建设的影响

5.1.4 建立保护区对红树林的影响

5.2 红树林保护对策

5.2.1 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5.2.2 加强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造林建设

5.2.3 完善管理制度,增强保护意识

5.2.4 增加人员与资金投入,提高保护管理技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红树林是一种自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等地区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其生长在潮间带的浅滩和淤泥中,研究人员采用常规的实地调查方式很难对其边界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划分,而卫星遥感具有其覆盖面积广、时效性高、节省成本几大优势,可以有效的对红树林的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全面了解和掌握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动态变化情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定量分析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了美国Landsat卫星数据,以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78年至2014年间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以及各项资源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解译并统计了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变化。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从1978年到1989年,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1989年到2014年,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逐渐恢复。通过2005年遥感图像建立了简单的红树林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了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丹兜海和英罗港地区的红树林生物量分布,并进行了生物量分布的绘图。通过对广西山口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提出了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建议和措施,为红树林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