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道教文化研究
【6h】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道教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唐代笔记小说作者的道教观

第一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性态度

第二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对道教的推崇

第三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借道教思想反映社会现实

第二章 唐代笔记小说的道教内容分类

第一节 修道成仙类

第二节 济民救世类

第三节 遇仙类

第四节 辅教类

第三章 政治背景下唐笔记小说所反映出的道教地位演变

第一节 初唐时期:活跃在统治者阶层的道教

第二节 盛唐时期:道教向中、下层阶级蔓延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道教延伸至市井小巷

第四章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文化因素在民间风俗的反映

第一节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法术在民间风俗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节俗在民间节俗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唐代笔记小说的道教神仙体系在民间神话传说的表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唐代笔记小说丰富了唐代文学,是唐代文学家文学思想的重要载体。笔记小说篇幅较短、内容繁杂,但它秉承着史学家纪实的态度来记录笔记,所写内容多为当时的社会实情。唐代笔记小说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段、各阶层的特点,其文学价值较高。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典籍。唐代帝王尊崇老子为始祖,又把道教奉为国教,唐代笔记小说中暗含许多道教文化思想内容。因此,对唐人笔记小说中的道教文化研究极有必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唐代笔记小说中的道教文化。第一章,探寻唐代笔记小说作者的道教观。分别从笔记小说作者理性的态度,作者与道教信仰情结,反映社会现实,顺应时代背景的角度来探讨作者的道教观。第二章,按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内容进行分类。笔记小说分别包括修道成仙类,济民救世类,遇仙类,辅教类等。第三章,从唐代政治背景下分析唐笔记小说所反映的道教地位演变。文章分别从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三个阶段来探究笔记小说中道教地位的变迁。第四章,探究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文化在民间风俗中的反映。文章分别从道教法术、道教节俗和道教神仙体系等出发,研究笔记小说在民间风俗中的体现。

著录项

  • 作者

    徐婷;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寅生;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小说;
  • 关键词

    笔记小说; 文学评论; 道教文化; 唐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