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政府治理研究——以南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例
【6h】

群体性讨薪事件的政府治理研究——以南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群体性讨薪事件基本概念

2.1.1 群体性事件内涵

2.1.2 “讨薪”的理解

2.1.3 群体性讨薪事件特点

2.1.4 群体性讨薪事件周期规律

2.2 政府治理理论的介绍

2.2.1 政府治理理论概括

2.2.2 政府治理理论的适用性

第三章 南宁市机关政府部门治理群体性讨薪事件现状

3.1 南宁市群体性讨薪事件现状

3.2 引发群体性讨薪事件原因分析

3.2.1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根本原因

3.2.2 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和维权途径不畅是内在原因

3.2.3 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是外在原因

3.2.4 个人或组织指使是激化原因

3.3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治理现状

3.3.1 建设业

3.3.2 餐饮业

3.3.3 零售业

第四章 南宁市机关政府部门治理群体性讨薪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治理群体性讨薪事件存在的问题

4.1.1 治理成本高

4.1.2 治理效果不明显

4.1.3 治理信息反馈渠道单一

4.2 产生问题的原因

4.2.1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4.2.2 主体责任不明晰

4.2.3 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4.2.4 执法软硬件设旋不能满足需要

4.2.5 信息管理水平不高

第五章 治理群体性讨薪事件对策建议

5.1 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防止事件发生

5.1.1 完善法规政策

5.1.2 探索建立长效应急处置机制

5.1.3 监管前移,畅通维权渠道

5.1.4 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加大震慑力度

5.2 转变治理格局

5.2.1 理清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管辖权限

5.2.2 划清各部门职责

5.2.3 梳理涉事各方关系明确责任主体

5.2.4 完善联动工作机制

5.2.5 充分运用舆论导向作用

5.2.6 开辟绿色通道

5.3 强化治理队伍的建设

5.3.1 建设过硬专职监察队伍

5.3.2 充分发挥兼职监察员和协查员作用

5.3.3 配备执法出行工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事业、餐饮业等行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付出劳动并谋求生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了贡献。然而近年来,金融形势的不乐观,导致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逐年增加,其严重程度和破坏程度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群体性讨薪事件的特殊性,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妥善治理。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和专题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运用在工作中接触的实例和经验交流,分析群体性讨薪事件当前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政府治理理论,提出南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为处置群体性讨薪事件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应加强源头治理,转变治理格局,完善跨部门联动治理机制,以及强化治理队伍的建设,以此来实现群体性讨薪事件的快速高效解决,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首府社会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