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出口附加值视角下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6h】

出口附加值视角下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制度方面

1.4.2 出口附加值的测算方面

1.4.3 综合评述

第二章 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口附加值的相关理论

2.1 外贸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2.2 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出口附加值的理论基础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2.2.2 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内涵

2.2.3 出口附加值相关理论基础

2.2.4 出口附加值与外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系

第三章 从出口附加值角度看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现状

3.1 出口附加值及附加值率测算理论依据

3.1.1 出口附加值测算

3.1.2 出口附加值率测算

3.1.3 出口附加值测算数据来源

3.2 中国外贸总体出口附加值测算及结果分析

3.3 中国外贸分行业出口附加值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国外贸出口附加值影响因素分析

4.1 出口附加值影响因素选取

4.2 出口附加值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4.2.1 建立PVAR模型分析整体出口附加值长期影响因素

4.2.2 建立stata面板模型分行业分析影响因素

第五章 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5.1 出口产业升级提升出口附加值

5.1.1 高端制造业实现“高端嵌入”

5.1.2 调整旧存量,培育新增量

5.1.3 增加服务业出口,优化出口结构

5.2 拓展外贸出口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5.3 科技创新提升出口附加值

5.3.1 鼓励产品技术创新

5.3.2 培育工匠精神

5.3.3 制度保障创新

5.4 注重环境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国外贸出口面临着外部需求不景气、传统要素成本优势丧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和贸易摩擦形式严峻等困境。国家持续出台降息、降准等需求管理政策,但收效甚微。
  本文从出口附加值视角看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阐述了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以及出口附加值的相关理论,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选取几个出口规模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作为研究的目标行业。对总体出口附加值、以及各个行业出口附加值分别进行测算,以出口附加值的视角看中国目前外贸供给侧结构的现状。然后,选取影响出口附加值的主要因素,对整体和分行业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各个主要因素对整体以及各个行业出口附加值的影响程度,从而给出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出口附加值的建议。
  本文经研究得出结论,第一,中国目前整体出口附加值有逐步下行趋势。分行业上看,第一产业出口附加值有小幅上升趋势,但出口规模小。第二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资源型行业出口附加值率十年间有所上升,绝对值并不高,且不具持续性。制造业虽然出口规模大,但是出口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或是参与了高端产品的低端环节,出口附加值依旧较低,第三产业出口发展程度低,开放度不高,导致出口附加值不高;第二,从整体来看,对长期出口附加值的提升影响较为显著的主要有科研经费投入、外商投资等因素,而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越来越小。分行业看,各个行业的出口附加值影响因素则不尽相同。依照上述出口附加值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中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出口产业升级;2.拓展外贸出口产业链向两端延伸;3.注重科技刨新;4.重视环境的承载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