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
【6h】

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周文璞及其《方泉先生诗集》

第一节 周文璞的生平与交游

第二节 《方泉先生诗集》版本考辨

第二章 周文璞思想研究

第一节 “久要和平福,所愿清战尘”——忧国忧民的思想

第二节 “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二仕二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节 “从来不肯寻真诀,更自无心学大乘”——寻求解脱的良方

第三章 《方泉先生诗集》的题材分类

第一节 怀古咏史——“怀古感今吟不尽”

第二节 寄赠送别——“去时须傍采菱船”

第三节 纪游写景——“长年无事闲来此”

第四章 《方泉先生诗集》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追求平淡美

第二节 推崇苦吟

第三节 追慕魏晋风流

结语

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质夫,山东汶阳人,南宋后期一位重要的江湖诗人。著有《方泉先生诗集》,现存诗歌256首,赋6篇。
  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对《方泉先生诗集》进行校注。以汲古阁本为底本,以清抄本、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本、江湖小集本为校本,参校《宋百家诗存》和宋人小集六十八种以及其他重要文献资料,对《方泉先生诗集》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校勘,并对诗歌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典故进行详细注释。在校注的基础上,对周文璞的思想及诗歌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研究。
  周文璞一生二仕二隐,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怀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一点通过他对战争的复杂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理智上渴望做官,情感上向往隐居,二者的不可调和使他的诗歌常表现出仕与隐的矛盾,在这种矛盾情境下,他积极地转向佛道,把佛道作为精神解脱的出口,却始终无法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周文璞的诗歌题材丰富,包括咏史怀古、纪游写景、寄赠送别等多种题材。他的咏史诗既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有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常之景,同时也彰显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魅力;诗人交友广泛,寄赠送别诗中常常寄寓着与友人深厚的感情。周文璞作为江湖诗人,既追求“清”和“苦吟”的创作风格,表现出江湖诗人的共性,同时追慕魏晋风流,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
  正是因为周文璞自身的矛盾性以及别样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对于还原江湖诗人及南渡时期复杂多样诗歌风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研究周文璞及其作品的意义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