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崇左市民间组织主办的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6h】

崇左市民间组织主办的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内相关文献

1.3.2 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文献

1.3.3 相关研究简要评论

1.4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1.6.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产生的背景与特征

2.1.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新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1.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新模式的特征

2.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优势及成功经验

2.2.1 崇左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优势

2.2.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成功经验

2.3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对民族地区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2.3.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影响

2.3.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创新运行的启示

2.4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2.4.1 过度依赖发起人

2.4.2 服务老人的风险如何化解尚未解决

第三章 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不同模式案例对比分析

3.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与其他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对比分析

3.1.1 凭祥市民协主办的孝行天下“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供给实践

3.1.2 龙州县社会工作协会主办“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

3.1.3 宁明县养老养护中心主办公办民营养老服务

3.1.4 崇左市引进民间社会工作机构介入养老服务

3.1.5 民间组织介入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最优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3.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3.2.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3.2.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自身运营条件的困境

3.3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3.3.1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推广价值

3.3.2 崇左市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对完善民族地区养老模式的启示

第四章 国内外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4.1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实践经验与启示

4.1.1 美国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4.1.2 英国慈善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探索实践

4.1.3 日本NPO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4.1.4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启示

4.2 国内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4.2.1 香港NGO参与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4.2.2 上海浦东新区社会组织的经验

4.2.3 国内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启示

第五章 促进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5.1 构建完善的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支持网络

5.1.1 建构民族地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5.1.2 加大针对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5.1.3 建构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风险预警机制

5.1.4 完善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方面的司法援助机制

5.2 完善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其他配套法律法规

5.2.1 健全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调艮务的法律法规体系

5.2.2 制定推行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标准化

5.2.3 构建健全的民族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完善落实相关养老服务规划

5.3 加强民间组织自身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能力体系建设

5.3.1 培育和塑造自己的人才团队,提高参与养老服务的软实力

5.3.2 拓宽筹资途径促使筹资来源多样化,增强参与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

5.3.3 着力推进养老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拓宽参与养老服务的空间

5.4 加强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公信力建设

5.4.1 培育民族地区社会的公益意识和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5.4.2 构建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多维度评估监督机制

5.4.3 建立健全民间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5.5 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体系

5.5.1 重视民间组织在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中的作用

5.5.2 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标准化与专业化的发展

5.5.3 因地制宜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5.5.4 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5.5.5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与慈善公益事业形成合力助力养老服务业发展

5.5.6 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加强养老服务业各主体作用的宣传

6.1 研究结论

6.1.1 “虚拟敬老院”是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良好模式

6.1.2 “虚拟敬老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6.1.3 推动民族地区慈善公益与社会福利合流共同助力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6.1.4 “虚拟敬老院”的推广将有助于维护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底线公平

6.2 讨论

6.2.1 民间组织的参与是否有助于完善民族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

6.2.2 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否有助于建构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

6.2.3 慈善公益组织在完善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6.2.4 “虚拟敬老院”新模式是否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6.2.5 运用底线公平理论分析民族地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普遍整合更为稳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受到了政府的普遍关注和学术界的持续追踪。民族地区老龄化也相当严重,但到目前为止,民族地区养老保障政策体系虽然从形式上对民族地区老年人实现全覆盖,但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覆盖。其症结在于没有进行恰当的制度统筹安排,并对资源进行普遍整合,呈现分散供给、效率低下的局面。因此,如何采取策略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对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其供给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选取由民间组织主办的孝行天下“虚拟敬老院”养老新模式等为例,以底线公平理论为理论依据,剖析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几个不同机构的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参与方式得出,民间组织主办的“虚拟敬老院”养老新模式是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良好模式。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民间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养老新模式所处社会环境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政府针对“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支持网络等政策建议。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民间组织是社会力量的主力军,它们具有灵活、平等、组织结构高效、组织成员来源广泛等特征,这有利于其充分、适时了解到民族地区各类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供给策略加以满足。它们的介入弥补了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护民族地区的老年群体利益,进而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具有复制推广的可能性,它既有助于民族地区政府更充分地展现其在社会福利供给领域的“掌舵者”角色,同时也可以使得民间组织获得参与社会福利供给的机会并不断发展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