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济与法》的新闻叙事学研究
【6h】

《经济与法》的新闻叙事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叙事学的研究缘起

1.4.2 国内叙事学的发展

1.4.3 新闻叙事学的发展

第二章 《经济与法》的叙事符号

2.1 《经济与法》的语言符号

2.1.1 文字语言

2.1.2 主持人语言

2.1.3 采访人物语言

2.1.4 解说词语言

2.2 《经济与法》的非语言符号

2.2.1 造型语言

2.2.2 音响语言

2.2.3 视频语言

2.2.4 镜头语言

第三章 《经济与法》的叙事策略

3.1.叙事时距

3.1.1 概要——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

3.1.2 场景——叙事时间等于故事时间

3.1.3 延长——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3.2 叙事顺序

3.3 叙事声音

3.3.1 叙事者

3.3.2 叙事视角

3.4 叙事内容

3.4.1 新闻时效性

3.4.2 案件审判情况

3.4.3 案件发生地区

3.4.4 新闻内容选题

第四章 《经济与法》的叙事模式

4.1 纠纷式叙事模式

4.2 推理式叙事模式

4.3 庭辩式叙事模式

4.4 专题式叙事模式

第五章 《经济与法》叙事上的反思

5.1 《经济与法》叙事上存在的困境

5.1.1 叙事节奏失调,情景再现失真

5.1.2 叙事主观性倾向,难现客观真实

5.1.3 新闻选题不平衡,内容同质化严重

5.1.4 悬念设置失衡,法理分析不到位

5.2 《经济与法》叙事上的思考

5.2.1 叙事节奏适度表现,慎用情景再现

5.2.2 新闻客观性呈现,创新叙事模式

5.2.3 强调标题意识,选题紧跟社会热点

5.2.4 优化设置悬念,深度融合法理与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电视法制新闻是伴随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起了对民众普及法律知识和培育法制信仰的责任。而为了更好的为民众普法,电视法制新闻转变教科书式的普法宣传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变为故事化叙事,赢得了观众的芳心。
  作为“中国最专业的法制节目”,《经济与法》以其“理性的精神、规则的力量、辩证的魅力”节目特点和其故事化叙事的节目表现形式一直稳居频道收视率的前列。本文以《经济与法》2016年的节目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主体部分主要运用叙事符号的相关知识,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经济与法》叙事过程中所起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叙事符号在节目中的作用。并通过文本分析、个案研究、量化研究的方法,对《经济与法》中叙事顺序、叙事声音和叙事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出《经济与法》在故事化叙事上所运用的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上把故事化叙事作为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用生动的叙事和法理相结合,便于更好的为人们普法,在叙事节奏上,在表达方式上对时间和时距的使用,制造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使节目更具美感;在叙事声音上以复合焦点叙事视角为主,、呈现多元化的叙事声音使节目更具真实性。当然,《经济与法》叙事上也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发现其选题不均、法理与故事的融合度较低、悬念设置不合理、叙事的主观性倾向等问题。
  文章最后通过节目内容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叙事模式,并对节目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叙事节奏的适度表现,新闻内容的均衡化分布,对情景再现的慎重使用等方面对《经济与法》的叙事策略进行改善。希望通过这些改善,《经济与法》节目能够更好的为法制社会建设而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