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提升问题研究——以W岛“7.26”事件为例
【6h】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提升问题研究——以W岛“7.26”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群体性事件研究

1.3.2 政府公信力研究

1.3.3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

1.5.1 选题视角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5.3 研究观点的创新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政府公信力

2.1.2 群体性事件

2.2 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善治

2.3 对本选题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政府公信力与群体性事件的内在逻辑

3.1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维度

3.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3.3 政府公信力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架构

3.3.1 政府公信力弱化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关联度

3.3.2 政府公信力提升与群体性事件化解的有效性

3.3.3 群体性事件化解与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正效应

第四章 W岛“7.2 6”事件调研

4.1 调研背景

4.2 调研方案设计

4.3 调研工作实施

4.4 调研的基本结论

4.4.1 响应不迅速影响公信力

4.4.2 被动作为削减公信力

4.4.3 信息不透明或不对称弱化公信力

4.4.4 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制约公信力

第五章 群体性事件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5.1 观念因素

5.1.1 政府价值取向

5.1.2 社会管理理念

5.2 能力因素

5.2.1 政府执行力

5.2.2 目标实现力

5.3 机制因素

5.3.1 信息公开机制

5.3.2 利益表达机制

5.3.3 行政问责机制

第六章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以有限政府为规制,简政放权提公信

6.1.1 理顺公共权力,落实“放”的举措

6.1.2 发展社会力量,增强社会的承接力

6.2 以透明政府为向导,信息对称促公信

6.2.1 积极主动公开与明确公开范围结合

6.2.2 优化表达机制与健全交流机制结合

6.3 以高效政府为指引,提质增效赢公信

6.3.1 强化执行力,提升行政行为有效性

6.3.2 增进回应,提高诉求解决满意程度

6.4 以责任政府为遵循,担当作为强公信

6.4.1 加强责任意识与严格履职并重

6.4.2 坚持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并重

6.5 以廉洁政府为对照,执政为民显公信

6.5.1 树立高尚行政理想与崇廉观念

6.5.2 完善廉洁教育机制和相关法律

6.6 以法治政府为标准,依法行政塑公信

6.6.1 依法决策与规范执法

6.6.2 完善立法与强化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现象和行为,群体性事件正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一个缩影,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选题的目的,在理论构建基础之上,归纳政府公信力的评价维度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探究出政府公信力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架构,从而厘清二者的关系。选取W岛“7.26”群体性事件这一代表性案例作为分析对象,结合W岛“7.26”事件调研所获的资料,查找造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具体问题作为调研基本结论。根据基本结论以及对政府公信力评价维度的分析,从观念角度、能力角度、机制角度把握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据此来探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在对策建议方面,以治理与善治理论为依托,借助有限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六大政府范式,构建以有限政府为规制,简政放权提公信;以透明政府为向导,信息对称促公信;以高效政府为指引,提质增效赢公信;以责任政府为遵循,担当作为强公信;以廉洁政府为对照,执政为民显公信;以法治政府为标准,依法行政塑公信的框架体系来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期通过公信力的提升有效治理、预防群体性事件,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