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丰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与效果的研究
【6h】

陆丰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与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第2章材料与方法

第3章结果与分析

3.1陆丰市基本情况

3.2脊灰疫情概况

3.3脊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3.4不同阶段的免疫策略

3.5脊灰疫苗接种率情况

3.6免疫监测情况

3.7AFP监测情况

3.8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期间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3.9卫生防疫人员构成情况分析

第4章讨论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陆丰市儿童家长脊髓灰质炎有关知识晓率调查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一种由脊灰病毒引起的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历史上曾造成无数儿童的残疾或死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研制成功及广泛应用使脊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在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全球消灭脊灰目标后,我国于90年代初启动消灭脊灰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的免疫策略,有效地控制和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从1994年10月起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于2000年10月被证实为无脊灰地区。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的证实并非意味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结束,与我国相邻的周边国家还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流行,随时存在野病毒输入我国的危险,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常规免疫薄弱地区、免疫空白人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各国人员交往频繁,人口流动性大,一旦遇野病毒输入,就有迅速传播的危险。无脊髓灰质炎证实之后,部分地区放松了警惕,常规免疫出现了滑坡现象,有些地区的强化免疫工作也没有落到实处,而我国2004年仍在免疫水平较低的地区发现有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而且出现了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循环(即出现两例有关联的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引起的病例),这些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示了口服活疫苗在消灭脊灰后期的缺陷,原因是减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祖的风险。因此,继续保持高的接种率以及考虑改用灭活疫苗是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后续工作的重点。为了能对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最终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消灭脊灰提供借鉴意义,为其他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如消除麻疹)提供成功经验,本文对陆丰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各阶段措施与效果进行了研究。 通过收集陆丰市历年来脊髓灰质炎疫情资料、疫苗接种率情况、免疫监测情况、AFP监测情况等资料,对1953年以来(按疫苗前期、疫苗突击接种期、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全面消灭脊灰规划期、保持无脊灰状态期)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脊髓灰质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对1991年以来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他监测指标情况,对不同年份陆丰市卫生防疫人员年龄、学历、职称构成比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脊髓灰质炎病例季节分布。应用x2检验对不同阶段接种率、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疫苗免疫成功率、脊髓灰质炎疫苗效价合格率、儿童建卡率及“四苗”覆盖率,不同人群有关脊髓灰质炎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分析性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陆丰市由于在消灭脊髓灰质炎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免疫策略和措施,表现出在不同阶段儿童免疫接种率是不同的,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都有逐年或逐阶段提高的趋势,如基础免疫接种率从疫苗突击接种期的84.02%提高到保持无脊灰状态期的98.44%,加强免疫接种率从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的90%提高到保持无脊灰状态期的97.94%。脊灰发病率和死亡率则迅速下降,从最高年份的发病率22.17/10万、死亡率1.19/10万下降到零,1994年以后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人群免疫水平在全面实施消灭脊灰规划策略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995年后抽查0~9岁儿童健康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达到98%~100%,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1993年起建立了完善的AFP监测系统,大大提高疾病监测的灵敏度,陆丰市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WHO规定的指标要求(80%)以上。监测结果表明,从1993年发生最后一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以来,陆丰市未再发生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实现无脊灰目标后,继续采取全面消灭脊灰规划期的策略并加强了管理,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巩固和保持无脊灰状态。 通过对陆丰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不同阶段的措施与效果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要消灭脊灰、麻疹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如下的策略和措施值得借鉴:(1)使用有效的疫苗实施免疫接种并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2)反复开展强化免疫活动、适时开展扫荡式免疫和查漏补种等活动,消除免疫空白;(3)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度,保持监测系统高效运转;(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5)加强管理,因地因时制宜调整管理方案和免疫策略,层层落实责任,奖罚分明,确保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各项措施的落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