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海市健康教育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效果评价研究
【6h】

珠海市健康教育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效果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烟草控制的历史与现实

1.2儿童被动吸烟的危害

1.3儿童被动吸烟普遍存在

1.4健康教育是控制儿童被动吸烟的重要手段

1.5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对象与方法

2.1技术路线

2.2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2.3调查方法与内容

2.4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2.5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结果

3.1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3.2基线调查结果

3.3干预效果比较

第4章讨论

4.1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的必要性

4.2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的有效性

4.3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的艰巨性

4.4健康教育中的“知而不信”、“信而不行”问题

4.5本项目研究的优缺点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卫生部/WHO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儿童被动吸烟调查问卷

MPH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珠海市小学生被动吸烟暴露现况及其对被动吸烟的认识、态度及行为。 2.通过在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减少吸烟学生家长吸烟量,特别是减少吸烟家长在孩子面前吸烟,达到降低小学生被动吸烟率的目的。 3.科学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知识、信念、行为”方面的效果,为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理论和流行病学现场干预类实验研究的方法。按多阶段分层组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5年级的小学生开展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一年后的评估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知识、信念、行为”方面的改变,最后科学评价健康教育在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方面的干预效果。 结果:基线调查表明:珠海市小学生被动吸烟率为49%,被动吸烟发生在家中占56.3%,在公共场所占42.1%,在交通交通工具上占11.6%,甚至在学校有3.2%。过去一周学生在家中和家外均没有发生被动吸烟的占51.6%,每天被动吸烟少于15分钟的占30.2%,多于15分钟的占18.2%。小学生被动吸烟概念的知晓率为53.1%,对被动吸烟肯定危害健康的认识率为70.9%,当有人在学生面前吸烟时,家长会劝阻他人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的占51.6%,学生会主动表示反对他人当自己面吸烟的占68.5%,学生在家中会采取离开、开窗、关门等自我保护措施减少被动吸烟危害的占88.9%。 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束之后,小学生对被动吸烟知识的知晓率从基线调查时的55.5%(286/515)上升到评估调查时的84.5%(452/535)、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肯定认识率从基线调查时的70.3%(362/515)上升到评估调查时的83.4%(446/535),小学生主动提议反对别人在自己前面吸烟从基线调查时的66.1%(302/457)上升到评估调查时的75.3%(305/405)。小学生对被动吸烟的知识、认识、态度和行为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干预组学生一周内每天被动吸烟的暴露时间与基线调查相比,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干预前后有显著性下降(P<0.05)。但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避免被动吸烟的发生,从基线调查时的88.9%(401/451)上升到91.8%,干预组学生被动吸烟率从基线调查时的49.1%下降至评估调查时的43.4%,差异没有显著性。 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被动吸烟的知晓率和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率,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被动吸烟的发生。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没有引起小学生被动吸烟率的显著下降,原因是吸烟的学生家长戒烟行为改变不明显,因此,控制小学生被动吸烟目标不可能单纯依靠对公众健康教育来达到,而是要采取法律、教育、价格等综合措施来建立公众的无烟意识,创造无烟环境,防止被动吸烟,并且控烟工作应从小抓起,防止新烟民的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