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1994~2003年肺结核流行状况分析
【6h】

广州市1994~2003年肺结核流行状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结核病流行概况

1.2结核病再燃的原因

1.3未来结核病流行趋势估计

1.4我国及广州市结核病防治现状

1.5本研究的目的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方法

2.2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3资料来源

2.4病人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2.5资料分析

第3章结果

3.1广州市1994~2003结核病发病趋势及特点

3.2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与治疗转归

3.3肺结核治疗失败及病死影响因素

第4章讨论

4.1广州市1994~2003结核病发病趋势及特点

4.2管理与治疗转归

4.3治疗失败及病死影响因素

结论

建议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文章目录及部分原文

两种不同定义初治涂阳肺结核失败患者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效果评价

广州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致谢

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结核病曾长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肆虐,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结核病是艾滋病人的最大死因和主要机会感染疾病之一。由于结核病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结核病的疫情曾持续30年一直呈递降趋势,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结核病疫情又在许多国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WHO在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2000年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在已诊断的肺结核中,报告登记的仅为24.6%;己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规则用药率仅为27.3%,中断治疗率高达43.6%;初治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高达7.6%和17.1%。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反映出我国在结核病的宣传、发现患者、诊断和治疗管理等诸多环节上均亟待加强和改进。 未来结核病流行情况与采取的措施及措施的实施情况有密切关系,广州市从1993年7月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是广州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的第一个疾病控制项目,也是广州市第一个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的项目。本课题通过对广州市1994-2003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效果及评价的分析,总结项目成功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指导广州市今后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1.通过对广州市1994~2003年结核病登记资料的研究分析,了解广州市结核病流行趋势及存在问题; 2.通过对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效果及评价的分析,了解目前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应对措施。 材料和方法: 1.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1994~2003年广州市常住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了解结核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原8区的中的2个区结核病登记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3.资料来源 广州市1994年起14个区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结核病实施归口管理。确定各区、县结防所和市胸科医院为业务管理诊治单位,建立结核病人的报告、登记系统,对病人的发现,治疗、转归情况进行监控,所有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常住人口,均建病历并填报统一完整“肺结核病人登记管理卡”,输入电脑统计分析。 4.病人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按《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规定执行。 5.资料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市项目办公室经培训过的录入人员用软件双次录入、核对、成库,用统计软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比较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广州市肺结核登记患病率变化趋势 1994~2003年10年间共登记病人8605人,其中男性6348人,占73.77%,女性2257人,占26.23%。男性登记患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女性登记患病率则呈现轻微上升趋势,总的登记患病率呈现相对稳定的窄幅波动情况。广州市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年龄曲线各年呈单峰偏态分布,峰位在65岁以上组。活动性肺结核、新发涂阳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的新登记患病率1994年分别为92.74/10万、24.21/10万和34.42/10万,2000年分别为82.01/10万、23.07/10万和28.89/10万,2003年分别为91.18/10万、27.26/10万和37.09/10万,1994年至2000年缓慢下降,2001年至2003年呈缓慢上升趋势。 2.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与治疗转归 管理方式以全程督导和住院为主,分别为45.3%和35.2%,自服药仍占6.7%,初治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平均转阴率为68.58%,复治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平均转阴率为55.98%。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77.30%,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63.63%,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1994至1999年逐渐提高,1999年至2003年趋于平稳(或略有下降)。初治涂阳病人死亡80例,死亡率3.29%,复治涂阳病人死亡56例,死亡率6.91%。 3.肺结核治疗失败及病死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未规则治疗、肺部空洞性病灶、痰菌阳性、合并其它疾病,是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其中未规则治疗,OR值为409.458,明显高于其它影响因素的OR值,是肺结核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女性比男性的治疗失败的风险小。肺结核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肺部空洞性病灶、痰菌阳性,而治疗时间是有保护作用因素。 结论: 1.广州市结核病流行状况近年依然维持较高水平,控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菌阳病人治愈率与项目要求的“高治愈率”尚有一些差距,表明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病人的督导管理质量仍需进一步加强。 3.未规律治疗是结核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建立健全三级防痨网,全面推行DOTS策略,加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提高病人发现率,强化对结核病治疗的督导力度,使病人能够尽早进行规律治疗,防止其病情恶化及降低对人群的传播危害。 4.广州市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年龄高峰己推移至老年,老年痰菌阳性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率高,病死率也高,应作为重点管治人群,加强督导管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