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合素连接酶在慢性移植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6h】

整合素连接酶在慢性移植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写词

前言

第一部分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大鼠慢性移植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ILK与CAN早期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中的作用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ILK与CAN早期肾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移行增殖的关系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部分ILK与CAN大鼠纤维化及硬化性病变中的作用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ACKNOWLEGEMENT

个人简介、博士后期间获得科研基金、奖励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情况等

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酶(ILK)在慢性移植肾病(CAN)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实验组肾移植受体为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40只,供体为近交系雄性Fisher大鼠40只,依照标准的慢性移植肾病大鼠模型要求行左肾原位移植,术后7天切除右肾。对照组分别为单纯右肾切除的Lewis大鼠及Fisher大鼠各25只。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及24周时收获大鼠,同时做肾功能、肾组织学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组织中ILK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ILKmRNA表达,同时分别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ILK作用有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3β(pGSK-3β)及其效应因子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16周时显著增高,24周时更为显著。移植4周时肾间质可见单个核细胞浸润,12周时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移行与增殖,24周时可见轻度肾间质纤维化、血管硬化及管腔狭窄。RT-PCR结果显示,移植组各时相ILK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F344对照组或LEW对照组,且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ILKmRAN表达水平有逐步增高趋势。移植组各时相ILK、pAKT、pMLC、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F344或LEW对照组,pGSK-3β显著低于同时相Fisher或Lewis对照组,且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这一趋势更为显著;移植4W组MMP-9表达水平显著增高,16W、24W是则显著低于同时相对照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移植大鼠在ILK表达水平与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及血管硬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AKT、pMLC、VEGF、MMP-9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pGSK-3β表达呈负相关。结论:ILK在慢性移植肾病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AKT、GSK传导通路,进而导致移植肾组织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向内膜层迁移及肾间质纤维化改变,这一作用主要通过MMP-9、pMLC及VEGF的表达上调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