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内微出血病变的发生、危险因素及对梗死后脑出血的预测作用
【6h】

脑内微出血病变的发生、危险因素及对梗死后脑出血的预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第一章 脑内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分布及危险因素

第二章 脑内微血管病变对梗死后脑出血的预测作用

第三章 MB严重程度的分级及与预后的关系

全文小结

展 望

附 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三个部分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MB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对梗死后脑出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鉴别和筛选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给予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研究方法 第1章脑内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分布及危险因素搜集无脑出血病史的急性脑梗死病例998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并进行头颅MRI检查。记录梯度回波序列的T2*加权成像(GRE-T2*)上MB的发生、数目及分布,在自旋回波T2(SE-T2)成像上按照Wohlund提出的方案对脑白质改变(whitematterchanges)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和其它辅助检查,包括心脏超声、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液学检查等,将脑梗死分为5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小动脉闭塞型(Small-arteryocclusion,SAO)、其它明确病因型(Strokeofotherdeterminedcause,OC)和不明原因型(Strokeofundeterminedcause,UND)。 第2章脑内微血管病变对梗死后脑出血的预测作用连续入选发病3天以内入住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例,所有患者入院时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所有入组患者发病7天以内进行脑MR检查,序列包括传统的T1,T2以及GRE-T2*,观察MB的数目和部位,评估WMC的严重程度。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有-Ⅱ-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或房颤,有无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入院时检测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 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定期复诊或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9±15.8月。记录患者随访期间服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情况,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严重血管事件或死亡事件的发生。 应用Cox回归单因素分析筛选脑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运用enter法寻找脑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Bootstrap法验证Cox模型的准确性。 第3章 MB严重程度的分级及与预后的关系筛选有MB存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各种血管危险因素和NIHSS评分。按照我们提出的方案对MB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根据MB数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轻度(1~2),中度(3~9)及重度(≥10)。按照Wohlund提出的方案对WMC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随访患者服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情况,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严重血管事件或死亡事件的发生。应用Cox回归分析寻找脑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分级方法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第1章1.998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平均年龄68.3±11.7岁。273例(27.4%)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存在微出血,数目1~58个,平均4.7±7.3个。分布部位最常见于基底节区(11.9%),其次为丘脑(10.8%)和颞叶(8.4%)。811例(81.3%)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质病变,分值介于1~13,平均为3.5±2.4。 2.单因素分析表明有无MB两组间,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WMC分值、既往脑梗死病史以及既往口服抗栓药物史存在显著差异(71.4±10.0vs67.2±12.1P<0.001,77.3%vs62.3%P<0.001,54.2%vs62.3%P=0.020,4.4±2.9vs2.2±2.2P<0.001,27.8%vs13.7%P<0.001,40.7%vs25.1%-Ⅲ-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高血压、WMC分值和既往口服抗栓药物史(OR1.41995%CI1.021~1.971P=0.037,1.7061.183~2.462P=0.004,1.1751.135~1.217P<0.001,1.6341.078~2.475P=0.021)是MB的独立危险因素。 3.TOAST方案分型结果:LAA型481例(48.2%),SAO型26例(2.6%),CE型46例(4.6%),UND型393例(39.4%)。各型中MB的发现率分别为:LAA型131例(27.2%),SAO型13例(50.0%),CE型14例(30.4%),UND型93例(23.7%)。SAO型MB的发现率与其余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24)。 第2章 1.1027例患者入组本研究,MB的发现率为28.4%。有无MB两组间年龄,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脑梗死、脑出血病史,NIHSS评分,WMC严重程度,随访期间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剂存在显著差异(71.5±9.9vs67.1±12.0P<0.001,78.1%vs62.7%P<0.001,53.1%vs62.4%P=0.007,32.2%vs14.8%P<0.001,6.5%vs1.4%P<0.001,6.6±5.2vs5.9±4.6P=0.007,4.6±3.0vs2.2±2.2P<0.001,84.2%vs90.2%,P=0.009)。 2.在随访过程中,16例(1.6%)患者出现脑出血,其中MB阳性组12例,MB阴性组4例,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5例(15.4%)MB阳性患者,77例(10.5%)MB阴性患者复发脑梗死,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别处于临界状态(P=0.058)。两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无明显差别(P=0.331)。 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0931.033~1.155,P=0.002)、MB的存在(8.1032.612~25.134,P<0.001)、WMC分值(1.1541.079~1.234,P<0.001)与梗死后脑出血有关。多因素Cox回归证实年龄(1.0701.005~1.139,P=0.034)、MB的存在(4.9551.460~16.824,P=0.010)为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4.参与多因素Cox回归过程的变量,即年龄、MB的存在、WMC分值、NIHSS-Ⅳ-分值和既往脑梗死病史,一起进入bootstrap过程,设B=1000,得Bias=0.070,SE=0.781,Bias/SE=0.090(<0.25),因此,可以认为Cox模型的参数是准确的。 第3章1.292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轻度组163例(55.8%),中度组86例(29.5%),重度组43例(14.7%)。三组间WMC分值、既往脑梗死、脑出血病史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02,P=0.001)。 2.12例患者出现脑出血,其中轻度组3例(1.8%),中度组2例(2.3%),重度组7例(16.3%),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45例患者复发脑梗死,其中轻度组17例(10.4%),中度组17例(19.8%),重度组11例(25.6%)。三组间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20)。三组间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937)。将轻中度组合并,与重度组相比,两者间脑出血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别(2.0%vs16.3%,P<0.001)。脑梗死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13.7%vs25.6%,P=0.124)。 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0781.005~1.157,P=0.037)、MB的严重程度(7.1582.262~22.655,P=0.001)、WMC分值(1.1301.042~1.225,P=0.003)符合设定的筛选标准(P<0.1),进入多因素Cox回归过程。多因素Cox回归显示MB的严重程度(4.9551.460~16.824,P=0.010)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率约为27.4%,其中初次起病的脑梗死患者MB的检出率为23.9%,复发性脑梗死为43.4%。各TOAST亚型中MB的检出率分别为:LAA型27.2%,SAO型50.0%,CE型30.4%,UND型23.7%。SAO型MB的发现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现率。 2.男性、高血压、WMC分值和既往口服抗栓药物史是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年龄和MB的存在为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4.存在MB的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脑内MB者,表明脑内MB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Ⅴ-5.我们提出的MB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随着MB严重程度的增加,梗死后脑出血的风险升高,多因素Cox显示MB的严重程度(4.9551.460~16.824,P=0.010)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6.重度MB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16.3%,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5.6%。对于该组患者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二级预防,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的风险—受益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