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
【6h】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收集腔隙性脑梗塞病例,通过对伴发和不伴发脑微出血患者常见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明确脑微出血患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住院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82例,采用磁敏感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将患者分为微出血组(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和无微出血组。采用SWI对其脑白质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记录腔隙性梗塞的数目、性别、年龄、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有无心脏病、糖尿病、既往卒中事件的发生次数、血脂水平等12项可能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两种统计结果得出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共收集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男性42例,女性40例),有脑微出血的病例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发病率为27%(与以往研究21%-29%接近)。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71.2±11.0)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微出血组与无微出血组在性别、高龄、既往卒中史、腔隙性梗塞的数目、脑白质病变的程度年龄方面均有差异(P<0.05),其他因素如高血压、既往心脏病史、血TG、LDL、吸烟、饮酒对脑微出血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既往卒中病史、脑白质病变的程度、腔隙性梗死的数目为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β=-2.186)。性别在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微出血有关,但多元回归未进入结果。
   结论 高龄、既往卒中史、脑白质病变以及腔隙性脑梗死参与脑微出血的发病机制,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腔隙性梗死的数目影响最显著(OR=1.184);然后是年龄(OR=1.131)。年龄每增加一岁,CMBs发生的危险是原来的1.131倍。其他因素如血糖、血脂、心脏病等对于脑微出血有促进作用,但并非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在脑微出血的发生中发挥作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应积极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并行SWI序列,检测其微出血的发生,这对于防治CMBs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