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泰素帝顺铂(TP)与顺铂5-Fu(PF)方案比较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研究
【6h】

泰素帝顺铂(TP)与顺铂5-Fu(PF)方案比较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 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 果

第四章讨 论

第五章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件

致 谢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很多治疗中心,局部晚期病例采用放疗联合化疗,多推荐同期放化疗的治疗,但失败模式分析显示远处转移已成为治疗失败的第一位原因,说明目前的放化疗联合方案治疗强度仍然不足。如何根据目前研究的基础,改进化疗模式与方案,成为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的研究热点与方向。 泰素帝(docetaxel)是近年来发展出的半合成植物类新药,具有对多种实体瘤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药理学作用为加强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导致形成稳定的非功能微管束,因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效能比紫杉醇(paclitaxel)大1.3~9.3倍。且它对顺铂耐药的细胞株无交叉耐药,并与顺铂一样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泰素帝与顺铂联合放化疗应用于头颈肿瘤已经过多个Ⅰ、Ⅱ期临床实验验证其安全有效性,在少数鼻咽癌的研究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对局部晚期鼻咽癌使用顺铂联合泰素帝诱导+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研究报道。 研究目的本研究观察泰素帝联合顺铂诱导+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毒副反应,分析其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依从性,探讨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有效率及进一步临床实验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自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二区住院鼻咽癌患者共20例符合入组标准并进入实验组(TP方案)。随机选取2004年3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期间PF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病例中的20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方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化疗与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毒副反应、近期疗效差别,分析两种方案病人的依从性。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1.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疾病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组20例病人共完成化疗77程,平均疗程数为3.85±0.67程,有19程化疗因为毒性反应将剂量调整为75%,只有2程化疗因为毒性反应而使放疗延期一周以内的时间。对照组20例病人完成化疗55程,平均疗程数为2.75±1.02程,较实验组明显为低(p<0.001)。两组患者放疗时间无明显差异。 3.诱导化疗中,实验组(TP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常见,重度白细胞降低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其中3例病人(15%)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需接受抗生素治疗,有5例病人(25%)需降低剂量至75%。对照组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较实验组明显增多(p<0.05)。非血液学毒性实验组表现为几乎100%的脱发、部分病例轻度胃肠道反应及1例水钠渚留;而对照组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其中1例出现腹泻、便血,另1例出现气促、胸闷。 4.同期放化疗中,实验组(TP方案)白细胞降低的发生常见(35.14%),2/37个疗程出现4度骨髓抑制(5.41%)。其中6例病人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0%),1例伴发口咽感染,3例(15%)降低剂量。3级以上除脱发外的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为10.81%(4/37程),1程为肝功能异常需降低剂量1个级别,另外3程为胃肠道反应。对照组(PF方案)完成3程以上化疗的病人只有¨例,胃肠道反应为对照组主要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实验组明显为低,但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p<0.05)。 5.诱导化疗实验组鼻咽灶PR为18/20例,SD为2/20例,颈淋巴结PR为11/20例,CR为7/20例,SD为2/20例;对照组鼻咽灶PR为17/20例,SD为3/20例,颈淋巴结PR为15/18例,CR为2/18例,SD为1/18例;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别。同期放化疗结束后评价,实验组鼻咽灶全部达CR,对照组18/20达CR,颈淋巴结实验组19/20达CR,对照组15/18达CR,残留病灶经进一步处理后无增大或复发。 6.治疗过程中,实验组7/20例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疗,3/20例病人施行静脉营养支持;对照组8/20例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疗,8/20例病人接受静脉营养;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1.TP(docetaxel70mg/m2d1,DDP80mg/m2d2)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毒性反应可耐受; 2.TP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的依从性较PF方案好; 3.TP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好; 4.TP方案诱导+同期放化疗的远期疗效与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