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6h】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一、研究背景 临床上对有冠心病症状的病人,通常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虽被称为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性的检查,须进行动脉插管,其操作方法复杂,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且有一定危险性,有一些手术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费用高,术后需住院观察,临床广泛开展受限。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有: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简便可行,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超声心动图,根据心肌阶段性运动异常来诊断冠心病,但难以直接判断冠脉病变程度;放射性核素运动试验,可直接显示心肌灌注状态,但单行静息显像敏感性较差,同时做药物负荷试验,需两次成像,也不能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变化;MR冠脉成像,可直接观察冠脉硬化斑块和狭窄程度,但其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较低,对小血管病变分辨力不足,扫描需要时间长,图像易受影响。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显示冠脉斑块、冠脉狭窄部位及程度以及冠脉内支架的情况,是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危险评估及预后评价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显示提供了新的方法。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及部分扫描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冠脉图像,直观立体地显示各支冠状动脉的起源及空间位置关系;可较好显示管壁的改变;对于血管狭窄的探查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16层CT实现了更薄层厚(0.625mm)的心脏螺旋扫描,使图像Z轴空间分辨力提高了一倍,实现了各向同性的统一,提高了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的显示有一定改善。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综合应用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根据不同的冠脉分支及心率情况,选择图像最清晰的时相进行图像重建,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近中段显示清晰,对冠脉中重度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都达到80~90%左右,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本上能满足冠心病初步诊断的需要;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和冠脉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对早期诊断冠脉疾病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合理治疗、预防猝死提供及时、重要的诊断信息。 新一代64层螺旋CT进一步提高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64-slicespiralCTcoronaryangiography,64-sliceCTA)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冠状血管,国外研究显示,其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诊断冠脉中重度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2%、80%、97%左右。国内目前尚无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CAG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初步探讨64层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准确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并期望对冠脉斑块性质及冠脉支架情况作出较准确的显示。 二、研究目的 (1)以选择性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客观评价64-slice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准确先进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评价64-sliceCTA对不同狭窄程度、不同冠脉分支及不同冠脉节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3)评价64-sliceCTA对冠脉内斑块及支架情况判断。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05年11月~2006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疑诊冠心病的患者18人,行64-sliceCTA后两周内行CAG。排除标准:(1)碘过敏的病人; (2)心率明显不规则的病人,包括房颤、频发早搏等;(3)充血性心力衰竭Ⅲ∽Ⅳ级、严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严重高血压(>180/100mmHg)以及急性心梗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脏器严重功能不全。 2.研究内容: (1)64-sliceCTA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 (2)64-sliceCTA对不同冠脉分支及不同冠脉节段狭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 (3)64-sliceCTA对斑块性质和部位的判断。 (4)64-sliceCTA对支架位置、形态结构、前后有无狭窄及周围情况的显示。3.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64-slicespiralCTcoronaryangiography,64-sliceCTA) 受检查者在检查前30分钟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剂25~50mg,将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钟;检查前行碘过敏试验,训练患者能于检查时配合屏气约10s,并详细记录一般病史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 检查时受检者仰卧在检查床上,以肘静脉团注式注入碘帕醇注射液,当升主动脉的信号达到100Hu的阈值时,扫描自动开始,在心电门控记录的同时,在一次屏气8~9s的时间内获得整个心脏的图像。根据不同心率和冠脉分支,选取显像最清晰的RR时相的相位窗进行原始图像的二次重建。CT数据由相应的专家利用软件处理。 图像质量标准:高质量图像:没有运动伪影,信噪比>8;中等质的图像:有运动伪影出现,但血管仍能评价,信噪比为4~8;低质量的图像:运动伪影出现使血管不能描述或信噪比<8。 4.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kins法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1级为正常或轻度狭窄(<50%);2级为中度狭窄(50%~75%);3级为高度狭窄(76%~99%);4级为完全闭塞(100%)。≥50%狭窄为CAG阳性。 5.统计学分析 以CAG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计算以下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 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r)。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显著水平设为p<0.05。 四.结果 1.一般资料 共入选18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5.75±10.43岁。均为窦律,心率范围:56~94次/分钟。合并高血压者14例,2型糖尿病者4例,高脂血症者6例,吸烟者5例,心血管病家族史者3例。 2.诊断价值 64-sliceCTA诊断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5%(8/12),50%(3/6),72.73%(8/11),42.8%(3/7)和61.11%(11/18)。 64-sliceCTA对LCX中重度病变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准确性高于轻度病变(P<0.05),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在轻度病变和中重度病变之间无差别(P>0.05);其对LAD、R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价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在轻度病变和中重度病变之间均无差别(P>0.05)。 64-sliceCTA对冠脉轻度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中重度病变的诊断价值在LAD、LCX、RCA两两之间均无差别。64-sliceCTA对冠脉中重度病变诊断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都较高,达66~100%,其中对LAD中重度病变诊断的各项指标均较高,达75~90%。对冠脉近中段和远段中重度病变诊断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较高,可达75~100%;对冠脉远段中重度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对近段的诊断价值之间无差别(P>0.05)。 3.64-sliceCTA判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判断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64-sliceCTA对冠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狭窄程度的判断与相应的CAG判断的狭窄程度均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6,0.532,0.604,P<0.05)。 4.64-sliceCTA对冠脉内斑块及支架的显示 64-sliceCTA可清晰地显示冠脉内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的部位及大小;可清晰地显示冠脉内支架情况及支架近远端管腔情况。 五.结论 1.与冠脉造影比较,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5%(8/12)、50%(3/6)、72.73%(8/11)、42.86%(3/7)、61.11%(11/18)。 2.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近中段中重度狭窄诊断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较高,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CAG的相关性较好,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有效筛查手段和血运重建术的辅助筛查手段。 3.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斑块性质,对CAD的危险度分层及早期预防冠心病急性事件的二级预防有一定意义;可以清晰地显示冠脉支架的位置、形态、近远端的血流及周围情况,可作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评价被处理血管情况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