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6h】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2冠心病的治疗现状

1.3冠心病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1.4冠心病与P-选择素

1.5冠心病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XB2

第2章研究目的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治疗方法:

3.3实验指标的测量:

3.4实验流程图(图3-1):

3.5统计学处理

第4章结果

4.1反搏组和药物组基线资料比较(表4-1)

4.2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XB2与实验室正常范围比较(表4-2,表4-3)

4.3反搏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后比较(表4-4,表4-5)

4.4两组之间的比较(表4-6,4-7)

第5章讨论

第6章结论

第7章创新与展望

第8章研究不足之处

第9章参考文献

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缩略词表(按字母排序)

致谢

展开▼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它已经超过恶性肿瘤,成为我国人民的首位死因。我国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的治疗发展迅速,但是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CABG)及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仍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各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疾病教育、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善的前提下,应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体外反搏疗法通过驱动血液流速,提高血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切应力(即冲刷力),使内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得以保持与修复,因而具有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以及后续的级联反应,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因而,血小板的功能与冠心病密切相关。P-选择素是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一种细胞粘附分子,是衡量血小板活化的“金标准”。P-选择素通过与其配体的结合,介导了白细胞、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的相互粘附,在血栓形成、炎症反应中有重要的始动作用。因此,P-选择素与冠心病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诊断、病情观察、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凝血与纤溶的失衡。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是血栓前状态和体内高凝的标志,二者在冠心病患者体内均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升高还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条件性危险因素。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是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血栓素A<,2>转化而来,虽然它没有生物活性,但也是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前状态的标志之一。 研究目的: 1.)测定冠心病患者体内的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XB<,2>水平,评价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与纤溶状态; 2.)观察体外反搏疗法对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XB<,2>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与纤溶状态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的来源:冠心病患者来源于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体外反搏中心、心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病人;正常观察对象来源于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人员。 研究对象的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或者确诊为心肌梗死,并且都有心绞痛发作的连续病例,在排除体外反搏治疗的禁忌症后即可入选,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62例。排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恶性肿瘤及其它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体检人员即可入选正常对照组,共有22例。 研究对象的分组:将冠心病患者划分为两组,反搏组30例(男性20例),平均年龄65.35±10.77岁;药物组32例(男性21例),平均年龄68.32±8.12岁。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65.82±13.98岁。 治疗方法:两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反搏组加上体外反搏治疗。反搏组病人使用中山大学医学院与佛山分析仪器厂联合生产的MCⅡ型体外反搏器,按反搏室制定的《体外反搏治疗操作常规》,每天行体外反搏治疗1小时(节假日除外)。反搏压力为0.25-0.4Kg/cm<'2>,连续治疗12小时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两组观察时间均为50天。 观察指标:同期收集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后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TXB<,2>的含量。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包,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α=0.05为显著性水准。 结果: 1.)反搏组和药物组在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心脏病史、冠心病类型、入组时用药等项目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2.)冠心病患者体内P-选择素水平为18.93±4.97ng/ml,正常对照组为12.65±4.32ng/ml,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3.20±1.15g/L)、D-二聚体(220.15±167.90 μg/L)及TXB<,2>(68.06±155.68Pg/ml)都处于正常范围的高值。 3.)反搏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17.41±5.51 VS 15.02±4.62ng/ml)、纤维蛋白原(2.95±0.55 VS 2.73±0.55g/L)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P值分别为0.053、0.073;反搏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230.08±207.41 VS 203.13±123.47μg/L)、TXB<,2>(110.02±217.34 VS 10.96±19.17Pg/ml)结果离散,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 4.)药物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20.43±4.12 VS 22.62±6.27ng/ml)、纤维蛋白原(3.41±1.46 VS 3.62±1.21g/L)、D-二聚体(211.64±128.22 VS276.544±301.86μg/L)、TXB<,2>(46.594±70.37 VS 100.634±262.84pg/ml)均无显著差异。 5.)治疗前后,药物组相对于反搏组,P-选择素变化值(2.394±6.86 VS-2.39±5.74ng/ml)有显著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变化值(0.224±1.21 VS-0.224±0.58g/L)无显著差异(P=0.116);D-二聚体变化值(64.894±278.73 VS-26.964±198.18μg/L)及TXB2变化值(54.044±28 1.66 VS-99.064±218.01Pg/ml)两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1.)冠心病患者体内P-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表明存在着较高水平的血小板活化; 2.)体外反搏治疗后冠心病患者体内P-选择素水平降低,提示体外反搏可能降低血小板活化,阻抑血栓形成; 3.)体外反搏治疗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TXB<,2>有下降趋势,提示体外反搏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与纤溶功能。 4.)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过程中,P-选择素可作为病情评估、疗效观察、疗程确定的客观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