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喉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6h】

喉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部分

前言

论题1 560例喉鳞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1.资料和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4.小 结

5.结 论

论题2 81例喉鳞癌多原发癌临床报道

1.临床资料和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4.小 结

5.结 论

临床研究部分附图

临床研究部分 总 结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部分

前言

1.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和鉴定

1.材料和方法

2结 果

3.小 结

2.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小 结

3.GSTM1、GSTT1、GSTP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小 结

4.NAT1、NAT2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小 结

5.XPD、XPC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小 结

6.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小 结

讨论

结论

附图

综述1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研究进展

综述2 XPD、XPC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癌发风险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

附录2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奖励情况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部分: 1.560例喉鳞癌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吸烟在喉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喉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样本间比较用t或X<'2>检验,生存分析及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寿命表法。 结果:有吸烟史的患者发病年龄较无吸烟史的患者平均提前5.5岁(p<0.05),吸烟不影响生存率。单纯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66.1﹪,手术+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69.4﹪,患者生存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本组资料喉鳞癌患者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60﹪,其中I、Ⅱ、Ⅲ、Ⅳ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74.9﹪,57.7﹪,35.1﹪,临床分期越早,生存率越高。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尘存率显著下降(P<0.05)。 结论:吸烟可能导致和促进了喉鳞癌的发生与发展。手术联合术前或术后放疗不能改善喉癌患者生存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 81例喉鳞癌多原发癌临床报道 目的:探讨喉鳞癌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s)患者的临床特及生存状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1101例喉鳞癌患者中81例MPCs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本组喉鳞癌MPCs发生率为7.4﹪(81/1101),以肺癌(21例,占25.9﹪)和食管癌(18例,占22.2﹪)最多见。其中头颈部MPCs 29例(占35.8﹪),口腔癌和鼻咽癌最多见,有放疗史的患者较易并发头颈部MPCs;非头颈部MPCs 52例(占64.2﹪),以肺癌和食管癌最多见。本组消化道MPCs 37例(占45.7﹪),呼吸道MPCs 32例(占39.5﹪)。同时性MPCs 14例(占17.3﹪),中位发生时间2个月。异时性MPCs 67例(占82.7﹪),中位发生时间28个月。本组MPCs病理类型以鳞癌(占66.7﹪)最多见,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较易发生多原发鳞癌(P=0.007)。声门上型先证喉癌MPCs中,食管癌和口咽癌的发生率较高(P=0.04):声门型先证喉癌MPCs中,口腔癌、鼻咽癌和肺癌的发生率较高(P=0.006)。本组总的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45.2﹪,29.7﹪。其中积极治疗组(53例)5年生存率达45.5﹪,而因故放弃治疗(28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0,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00)。 结论:喉鳞癌MPCs以肺癌和食管癌最常见。有放疗史的患者较易发生头颈部MPCs。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较易发生多原发鳞癌。MPCs对喉鳞癌患者预后影响较大,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这类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部分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二者在喉癌致病中的协同作用。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PCR(含多重PCR和ASA法)及PCR-RFLP、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233例广东地区汉族喉癌和10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 GSTM1、 GSTT1、 GSTP1 (Ile/Val)、 NAT1(NAT1*4,NAT1*11,NATI*10.NAT1*3)、NAT2(WT、M1、M2和M3)、CYPlA1(Ile-Val和Msp I多态)和XPD(751Lys/Gln多态)、XPC(PAT多态)基因的多态性。结合病历资料分析毒物代谢酶基因、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因素问的相关检验,以OR值及其95﹪CI表示关联强度。 结果: ①喉癌中CYPlAlMsp I基因C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27,P=0.00)。携带C基因型的个体与重度吸烟在喉癌致病中有协同作用(OR=3.68,95﹪CI=1.39-9.72)。CYPlAl Msp I基因型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②喉癌中GSTM1、GSTT1空白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R=2.61,OR=3.05,P=0.00)。重度吸烟与GSTT1空白基因型在喉癌致病中有协同作用(OR=3.51,95﹪CI=2.05-5.01:OR=2.99,95﹪CI=2.00-4.49)。有家族史的患者GSTM1、GSTT1空白基因型比例较高。GSTM1、GSTT1空白基因型的患者晚期所占比例较大(P<0.05)。 ③喉癌患者携带NAT2快基因表型(18.88﹪)频率小于正常对照组(45.1﹪)(OR=2.53,P=0.00)。NAT2慢基因表型与重度吸烟在喉癌致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P=0.013,OR=3.42)。NAT2慢基因表型基因型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④喉癌与对照组中CYPlA1 Ile-Val多态性及GSTP1、NAT1、XPC、XPD多态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别。 结论: ①CVPlAl MspI基因型与喉癌易感性关联,以携带突变纯合C基因型的个体患喉癌的风险最高,个体C基因型通过与吸烟协同作用而增加患癌易感性。 ②csTT1、GSTM1基因缺失与喉癌易感性关联,GSTT1空白基因型与吸烟特别是重度吸烟协同作用而增加患癌易感性。GSTM1基因缺失致癌不与吸烟发生协同作用。 ③NAT2慢乙酰化型与喉癌的易感性关联,易感性与吸烟发生协同作用。 ④CYPlAl MspI基因型、NAT2基因多态性不影响喉癌的发展过程及预后。但GSTTI、GSTM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喉癌的发展过程。 ⑤CYPIAI MspI基因型、GSTT1、GSTM1、NAT2基因多态性在喉癌致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⑥EYPIA1 MspI基因C型、GSTMI空白基因型、NAT2慢基因型是喉癌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YPIAl基因lle-Val多态性、GSTP1、NAT1、XPC、XPD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喉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